第1页/共50页
第一页,共51页。
抗菌活性
性价比
耐药率
不良反应
第2页/共50页
第二页,共51页。
目 录
1
药理学特征
2
抗菌谱及耐药性
3
临床应用
4
不良反应
5
合理使用
第3页/共50页
第三页,共51页。
药理学特征(tèzhēng)
1 第一(dìyī)部分
第4页/共50页
第四页,共51页。
国际分代
国内分代
代表药物
作用特点
1
1
(1962-1969年)
萘啶酸、奥索利酸
吡咯米酸
抗菌谱窄,易产生耐药性,作用时间短、已被淘汰
2
(1970-1979年)
吡哌酸、西诺沙星
对G-、部分G+都有效,血药浓度低,仅限于治疗肠道和尿路感染,已少用
2a
3
(1980-1996年)
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血药浓度增加,T1/2较长。对G-抗菌谱更广,G+作用增强,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有效、对厌氧菌无效
2b
司帕沙星,格帕沙星
3a
4
(1997-2004年)
加替沙星,曲伐沙星
莫西沙星
保留了三代抗G-的活性,对G+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明显增强,对厌氧菌有效;对目前耐药最严重的肺炎链球菌有非常好的疗效,并具有明显抗菌后效应。
3b
吉米沙星
4
5
(2000年-至今)
加雷沙星
对多重耐药菌,尤其是耐喹诺酮的肺炎链球菌和其它主要的社区致病菌,具有抗菌活性强,药代动力学佳,临床疗效高,耐受性好。
第5页/共50页
第五页,共51页。
药动学参数(cānshù)
药 名
口服剂量(mg)
T1/2
(h)
Cmax
(μg/ml)
生物利用度(%)
消除途径
诺氟沙星
400
~5
80
非肾脏
环丙沙星
500
3~5
70
肾脏
氧氟沙星
400
5~7
95
肾脏
左氧氟沙星
500
5~7
95
肾脏
洛美沙星
400
8
95
肾脏
加替沙星
400
8
98
肾脏
莫西沙星
400
9~10
﹥85
非肾脏
吉米沙星
320
8
70
肾脏或非肾脏
第6页/共50页
第六页,共51页。
组织分布
胎盘(tāipán)屏障(50-100%)
尿
脑脊液
骨组织(-2倍)
人肺泡(fèipào)巨噬细胞
和多形核白细胞
前列腺(-3倍)
在肺、肝、肾、膀胱、前列腺、卵巢(luǎncháo)、输卵管和子宫内膜的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
第7页/共50页
第七页,共51页。
抗菌作用(zuòyòng)机制
第8页/共50页
第八页,共51页。
浓度(nóngdù)依赖性药物
提高(tí gāo)Cmax
给药频次(pín cì)
评价参数
杀菌作用
第9页/共50页
第九页,共51页。
小结(xiǎojié)
特点(tèdiǎn)
1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2
繁殖期杀菌剂
3
吸收迅速完全,体内分布广
4
良好的组织渗透性
5
血浆T1/2较长,不需要(xūyào)皮试,给药方便
第10页/共50页
第十页,共51页。
喹诺酮类实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