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先学会做人再做事.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做人”与“做事”〔摘要〕“做人”与“做事”是两个既重要又具有普遍性和活力的日常道德规范概念,在传统道德和现代性道德转型日益显著的今日中国,分析这两个看似普通实则艰难的伦理语汇具有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就廖申白教授作出的这方面论证进行了分析讨论, 指出两者在日常伦理学方面的一些特点, 以及在基础德性论与内部外部论证上的逻辑推导关系, 并论述了这一基于“做人”和“做事”两个概念形成的初步理论的其他特征。〔关键词〕“做人”“做事”日常伦理学〔中图分类号〕 B82 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1539(2007)04 0063 04 一、日常伦理学考察《我们的“做人”观念——含义、性质与问题》( 以下简称《做人》) 与《“做事”:日常语言中朦胧的公共交往伦理观念》( 以下简称《做事》), 是廖申白教授就“做人”和“做事”这两个道德概念所撰写的两篇学术论文。作者讨论了“做人”和“做事”这两个在伦理学领域显得既高度熟悉、又似乎十分陌生的道德概念与语汇。本文将对作者的文章进行解读。在道德哲学研究中,长期分析的概念是为学界熟知的,最著名的如正义、善、应当、义务等,这些概念虽然在伦理学领域具有相当高程度的重要性,但是在公众日常道德生活场面中,上述一些伦理学概念似乎在起作用的范围和具体道德思维的发生场所又是有限的。例如,人们一般不会在日常道德生活中专门考察善与应当等哲学概念。与此不同的是, “做人”和“做事”却是被廖申白先生找到的两个在人们一般道德场景与道德考虑中极其常见的概念。可以较直观地感觉到, 对于许多人来说, 不仅每时每刻都是在“做事”, 而且“做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道德诉求与规范,两者在伦理学上被讨论的缺乏与它们于真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共同说明了从伦理学角度对之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性。作者分别在两篇论文的开始部分就强调了所进行的道德哲学分析的日常性质: “‘做人’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的日常伦理观念, 是中国人关于日常交往实践事务, 关于一个人在私人交往生活的范围内处理日常交往实践事务的方式与行为倾向的观念, 是中国人的日常的实践观念, 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既古老又保持着生命力的人文观念。”[1] “‘做事’与‘做人’观念在这里一道被看作这类尚保持着生命力的伦理观念, 被看作日常语言中表达着交往实践事务的规范性意义的最重要的观念。这一考察所期望的仅仅是, 它能够与日常语言中对‘做事’这个语汇的主要用法一致, 能够得到一些基本的哲学思考的支持”[2]。在作者看来, 作为汉语中表达人们日常伦理观念重要语汇的日常实践观念, 同时也是中国人日常伦理观念的概括性表达。日常性应该成为两者的第一个基本属性,它们刻画了“做人”和“做事”的根本特点。“做人”和“做事”是一组日常道德规范, 它们的规范性可以说常常是沉默的, 例如可能仅仅呈现为实践理性的不完整考虑或曰“碎片”,但在必要及特定的时刻, 这种伦理规范又能通过这样的日常语汇对道德行为人作出警醒和约束。与此同时,这种伦理学考察又建立在对日常语言的哲学分析基础之上。一种单纯就日常语言进行日常分析的伦理学研究固然也是可能的,但对伦理学来说,更重要和更恰当的方式显然应该是在日常概念和语汇的基础上进行哲学升华。作者为此找到了这两个道德语汇,它们不仅具备了日常性,也具备哲学伦理学上的可分析性。通读全文就能发现,在行文过程中,作者耐心细致地区分了从最一般理解到精细深入的哲学理解过程中两个概念多种层面的形态, 除了在哲学上追索,作者似乎时刻未忘记结合尽量真实的道德经验观察来对它们进行阐释。再者,它们又是充满活力的。“活力”的特点保证了它们二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更高程度的价值,因为“日常语言中尚保持着生命力的实践性观念,表现着一种伦理传统积久塑成的日常意识中根深蒂固的东西, 从这样的观念入手, 更容易看清这种传统在向现代交往社会转变中的境遇”[2] (68) 。这也正是为何“做人”与“做事”是一对具有魅力与较大价值的伦理学分析对象的原因,在现代中国急剧转型、社会伦理道德发生许多变迁的时代,诸如此种具备多种哲学秉性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道德概念确实是重要的。它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切于现代性这个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问题。“活力”还意味着“做人”和“做事”的实践属性, 语言分析既可以分析非实践的伦理学对象,也可以分析实践的伦理学对象,后者更靠近真实的问题,如果不涉及和落实到实践性的话,任何一个道德问题也就像是一种言说上的空谈。二、基础德性论及内部论的“做人”那么, “做人”与“做事”在道德规范方面占据的分量有多重呢?按照廖申白教授的描述,两者的概念被认为有一个非常广大的外延,因为两个方面构成了中国人日常意识中交往生活世界的整体, 构成了人的实践生活世界的全幅图景,构成了对人的交往世界范围的完整概括

先学会做人再做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