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悼亡诗
一、概念解读
悼亡诗,顾名思义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古代汉族诗歌题材之一,始于晋代潘岳。?辞源?中说:“潘岳妻死,赋?悼亡?诗三首,后因称丧妻为悼亡〞,故此悼亡诗只能指丈夫悼念亡妻之作。
代表诗人有沈约、潘岳、苏轼、元稹、贺铸、纳兰容假设等,代表作品有?江城子??悼亡诗??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离思??南乡子·为亡妇题照??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等。
二、根本特征
意象特征: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等。
表达技巧:借景抒情、虚实相生、象征、用典、比喻等。
表现模式:景存人亡、感悟伤怀,因思成梦、由梦达情,平常话语、不饰夸大、直陈情感。
五、名家作品鉴赏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设题:有人说读此词能看到它字字都浸着血泪,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你认为呢?
参考答案
同意。“十年生死两茫茫〞,词一开场即点出夫妻死别的时间--十年,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作者通过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下阕写梦,化用典故遥想亡妻在清冷的月光下“千里孤坟〞的凄凉处境。并由于作者刻意用了“料得〞这样一个主动词和“年年〞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单位,使之不仅含有死者对生者的思念,而且增加了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使本词产生了双重的生死思念之情,词的重量顿时倍增。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青衫湿遍•悼亡
纳兰性德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
忆生来、小害怕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
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
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分愁香。
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设题:这首词下阕是如何写对妻子的思念的?
参考答案
词人运用想象,站在亡妻的立场上来写。在作者想象中,她的亡妻现在的心情,也是与他“一般消受〞、同等凄凉悲哀;一个“判〞字,有舍弃一切的意思,作者又把满腔的悲哀,寄托于梦幻之中。 “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分愁香。〞站在妻子的立场,替“我〞考虑。怕长眠在地府的妻子,还在为我伤神。越想到亡妻对自己的好,就越能显示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和爱之深刻,也就更表达出作者此时心情的沉痛。
七、专项练习
,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忆,半缘修道半缘君。
设题:首二句历来为人传颂,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运用比喻手法。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 “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那么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设题:请赏析“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二句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悼亡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