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复习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复习总结.doc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 停止,发声停止。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发声都 能成为声源。
—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只不过有些振动比较明显,有些物体的振动不明 显或者不容易被观察到。
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固体、液体、气体统一称为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声,真空中不能传声。离开介质声音 一定无法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声效果好。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出声音,也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原因是液体也可以传声。我们在生活中 交谈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对方的耳朵中的。大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 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从而减小回 声,使得听觉效果更好。
5..声音的传播速度除了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之外,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来 说,介质温度髙时声音的传播速度大。
吹口哨、吹笛子、吹口琴时发出的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出的。
敲鼓时洒在鼓面上的绿豆会跳动,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其中 水花、绿豆、纸屑的作用是分别放大鼓面和纸盆的振动,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 化法,即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 量叫做声能。
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通常情况下,空 气中的声速为
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
5200m/so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 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得最慢,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同大 于v液大于v气。
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会听到两次敲击声, 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长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声音是空气传来的。
图2-1
如图2-1所示,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 乓球被弹起,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 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若在月 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会(选填“还能”或“不能”)观 察到上述现象。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障碍物反射回来被人耳听见。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一--空气等介质的传播一一鼓膜的振动
乐音:我们把那些悦耳动听的,令人愉悦的声音称作乐音,乐音的波形是
有规律的。
噪声:我们把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作噪声,噪声的波形是无
规律的。
控制噪声可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
在声源处控制、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在人耳处减弱。
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
(1)定义: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2)影响响度的三种因素:声源的振幅(物理学中把物体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声源的远近(距声源越远,响度越小)客观因素(人
耳的主观感觉、是否有障碍物、声音传播途中的分散程度)
(3)日常描述:引吭高歌、声音太低我听不见
(4) 响度是否改变关键是:看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复习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98 KB
  • 时间2021-12-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