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重点知识点复习.doc健康评估重点知识点整理复习
健康评估重点知识点整理复习
1 / 5
健康评估重点知识点整理复习
第一章 绪论
健康评估的目的
健康评估: 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病人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其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2、护理程序: 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3、主观资料: 通过问诊所获得的健康资料
客观资料: 经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或其他辅助检查所获得的健康资料
症状:个体患病时对机体功能异常和病理变化的主观感受。
体征:通过体格检查所发现的异常征象
4、问诊的目的: 为了获取有关病人的健康观念、身体功能状况以及其他与健康、治疗和
疾病相关的信息, 为临床判断和诊断性推理提供基础, 同时也为体格检查的重点提供线索。
内容: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史、民族、籍贯、文化程度、医疗费 用支付形式、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资料收集、资料来源及可靠程度)
主诉,现病史(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断、治疗和护理经过) 人体功能形态 (功能性健康形态: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营养与代谢。排泄。活动与运动。睡眠与休息。认知与感知。自我概念。角色与关系。性与生殖。压力与压力应对。价值与信念)
3、发热: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
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临床分度:低热— 38 度,中等度热— 39 度,高热度,超高热 41 度以上
临床过程与特点: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无汗、畏寒或者寒战,继而体温上升) ,高热期(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出汗) ,体温下降期(出汗多,皮肤潮湿、 )
4、热型及临床意义:
稽留热: 39-40 以上达数天或数周, 24 小时波动不超过 1 度,多见伤寒、大热性肺炎高热期。
弛张热: 体温常在 39 度以上, 24 小时波动范围超过 2 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多见败血症、风湿热、重症结核及化脓性感染。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气可持续 1 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回归热:体温骤升至 39 度一闪,持续数天后有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见于霍奇金病等。
波状热: 体温渐升达 39 度,持续数天后有渐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体温又渐升,如此反复。常见布氏杆菌病。
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没有规律。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等。
发热的问诊要点: 起病缓急、发热程度与热型。 发热对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主要包括:
有无食欲与体重的下降、脱水等营养与代谢型态的改变,小儿高热者应该注意观察有无惊
厥的发生。
相关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体液不足(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体液量摄入不足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长期发热所致机体物质消耗增加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 。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惊厥)
与相关护理诊断
5、疼痛问诊的要点: 有无与疼痛相关的疾病史或诱因。疼痛部位、起病缓急、发
健康评估重点知识点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