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docx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1 / 111
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一、查验职业感染的现状
经血、呼吸道、粘膜流传疾病直接危害着查验工作者身体健康。我国是 HBV感染的
高发区,约有亿人携带HBV,HBV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8%-20%;自90年月以来
HCV感染也奉上涨趋向,其感染率为 3%。当前艾滋病感染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增添久。在
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感染据有必定的比率。经
检查显示,针头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锐器致伤因子 ,常常接触针头者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
常常接触者的23倍。多种传得病是经过血液传染的 ,而血液查验中的职业裸露大部分来自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和标本采集过程中 ,不测被带病原体的血液污染损坏的皮肤或
被病原体感染的针头、血惯例采血针、采血玻璃管、吸优等锐器刺破皮肤,呼吸道吸入气
溶胶也是流传方式之一。所以 ,查验人员面对着严重的职业裸露危险。
流传门路
查验人员感染疾病的一般传染门路有:
(1)皮肤损坏:带有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的血液,长时间接触小伤口、溃疡、擦伤等损坏皮肤,将会造成机体的感染。
(2)穿刺:因为针头、刀片等对皮肤的不测损害 ,使带有病毒的全血、血清或血浆进入
皮下或循环系统,造成感染。这种针头不测损害是职业性
HBV和HIV感染最重要的原由。
带有HIV的针头不测穿刺皮肤后,HIV感染的可能性在
0--%之间,%。而对于
HBV,这个可能性在6%-30%之间,均匀为18%。有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统计计算,每1000个艾
滋病病人,每年会产生1例因为针头不测造成的职业性
HIV感染;而每1000个乙肝患者,每
年会产生45例近似职业性HBV感染。因为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HIV高得多,在必定人群中,每年产生的因针头不测造成的职业性HBV感染比HIV多得多。
3)粘膜:因为试管未关闭、离情不测等造成的血液飞溅,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与口腔、鼻腔黏膜或眼结膜等接触,能够造成感染。还有被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污染的电话、仪器、工作台面等接触,也能够造成感染。
4)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惹起感染:在采血窗口或发放化验单时,直接与病人当面接触谈话,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别的,能惹起气溶胶的操作或事故有离心、溢出或溅洒、混淆、混旋、研磨、超声以及开瓶时两个界面的分别等。
危害要素
.
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11 / 1111
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
(1)血源性危害:检查研究发现,查验人员被针刺伤占第 2位。最常有危害较大的职业
传得病有以下3种:
)乙型肝炎:HBV是查验人员面对流传危险性最大的血源性疾病,HBV在血液中的浓度能够高达108-109拷贝/ml,查验人员感染率较高。HBV主要流传门路是经血液的流传,病毒
携带者血液中HBV的浓度很高,针刺伤时,只要,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
染HBV。
)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在血液中的浓度在102-103/ml左右,主要经血液流传,所以经过注射、针刺、含HCV血液污染的伤口和其余亲密接触流传。丙型肝炎大部分患者的
症状不显然,常常不简单被发现,可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有时会造成比HBV更严重的结果。
)艾滋病(AIDS):最近几年来我国AIDS的流行对查验人员造成了日趋严重的职业性感染威迫。HIV在血液中的浓度往常在100-104拷贝/ml,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比率为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资料显示 ,截止到2000年末美国医护人员中已有 57人被确
诊感染了HIV,此中实验室技术人员 19人。
(2)呼吸道、接涉及节肢动物叮咬危害要素
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特别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内操作的任何大意、失误都可能造成难以填补的损失。常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肠道致病菌等。
.防范举措
(1)增强查验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及防范行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查验工作人员应主动地从多方面认识对于HBV、HCV、HIV等有关的知识,认识各样病毒的流传方式,
使自己知道采纳什么样的防范举措。医院和查验科应高度重视,按期增强教育,让查验工作人员都意识到自我防范的重要性,自觉地养成优秀的习惯。
(2)规范操作程序:各种医疗废物、垃圾一定分类搁置,实时消毒后,再由卫生洁净人员取走。特别注意对损害性医疗废物的实时办理。严格防范感染或致病因子外泄而污染环
境。要严格规章制度,养成优秀的工作习惯。查验科应拟订一套有关卫生防范的规章制度 ,
人人都应自觉恪守。如在实验室内禁止抽烟、吃东西、

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