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dìngyì)
急性胆道系统(xìtǒng)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
第1页/共23页
第一页,共24页。
流行病学(liú xínɡ bìnɡ xué)
全球(quánqiú)5%-15%的人群存在胆道系统结石。
其中每年有1%-3%的患者因为胆道系统结石而引起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等胆道系统感染。
第2页/共23页
第二页,共24页。
一、急性(jíxìng)胆囊炎急性(jíxìng)胆囊炎的病因与预后
腹痛(fù tònɡ)患者中,急性胆囊炎患者占3%-10%。
第3页/共23页
第三页,共24页。
一、急性(jíxìng)胆囊炎
胆囊结石(jiéshí)-90%-95%
非结石(jiéshí)性胆囊炎5%-10%
急性(jíxìng)胆囊炎的病因
第4页/共23页
第四页,共24页。
一、急性(jíxìng)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有:蛔虫、妊娠(rènshēn)、肥胖、艾滋病等。短期服用纤维素类、噻嗪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长期应用奥曲肽、激素替代治疗均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危险(wēixiǎn)因素
第5页/共23页
第五页,共24页。
一、急性(jíxìng)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主要有: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等。
并发症发生率为7%-26%。
总病死率为0-10%。
急性胆囊炎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提示(tíshì)预后不佳。
急性(jíxìng)胆囊炎的并发症
第6页/共23页
第六页,共24页。
一、急性(jíxìng)胆囊炎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胆囊炎,通常起病严重,预后比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差,总病死率为15%。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主要(zhǔyào)有:大手术、严重创伤、烧伤、肠外营养、肿瘤、感染以及糖尿病等。
急性(jíxìng)胆囊炎的预后
第7页/共23页
第七页,共24页。
一、急性(jíxìng)胆囊炎急性(jíxìng)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duìyú)降低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
诊断(zhěnduàn)标准
第8页/共23页
第八页,共24页。
一、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yánzhòng)程度评估
诊断(zhěnduàn)标准
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
症状和体征
胆道疾病史,高热和(或)寒战,黄疸,腹痛及腹部压痛(右上腹或中上腹)
实验室检查
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等),肝功能异常
影像学检查
胆管扩张或狭窄、肿瘤、结石等
确诊急性胆囊炎:症状和体征及全身(quán shēn)反应中至少各有1项为阳性;疑似急性胆囊炎:仅有影像学证据支持诊断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最佳的影像学方法是腹部超声和CT检查,但诊断困难,确诊率低。
第9页/共23页
第九页,共24页。
一、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chéngdù)评估
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依据为:
Murphy征阳性(用超声探头压迫胆囊时出现疼痛),胆囊壁增厚[在不伴有慢性肝脏疾病和(或)腹腔积液或右心衰竭时,胆囊壁厚度>4mm],胆囊增大(长轴>8cm、短轴>4cm),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周围积液,胆囊壁“双边征”。
CT检查的诊断依据为:胆囊周围液体聚集(jùjí)、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脂肪组织出现条索状高信号区。
MRI检查的诊断依据为:胆囊周围高信号、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
急性(jíxìng)胆囊炎的影像学检查
第10页/共23页
第十页,共24页。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实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