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黄勇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如“憧憬”、“潜移默化”等词语;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及阐述道理的方法;
能够感受并学会鉴赏课文中的美点;
认识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美点欣赏;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新的学期,新的面貌,费俊龙中学向你们敞开了大门;初一(3)班向你们敞开了大门;现在老师也有一扇门想向你们打开。大家想不想进去看一看。好,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老师带领大家感受一下未曾体验过的世界。
作者介绍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
(三)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浏(liú)览徘徊(pái huái) 诠(quán)释憧憬(chōng jǐng) 裨(bì)益
累(lěi)积潜(qián)移默化硕(shuò)士危言耸听
(四)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
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补全下面一句话。
想为打开一扇的大门。
明确:赵丽宏先生想为青少年朋友打开一扇文学的大门。
作者有没有一上来直接写文学之门?课文哪段最初提到文学之门的?
明确:课文第三自然段开始提及文学之门,前面两段泛写各种门,后面一段是号召鼓励青少年朋友进入文学之门。所以,文章的整体结构为:
1——2自然段:议论大门
3——4自然段:初识文学大门逐层深入、脉络分明
第5自然段:鼓励号召打开大门
——2自然段
(1)指定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思考:①第一句话中两个“世界”各自的含义?
②打开门和不打开门结果有什么不同呢?
③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打开一扇门呢?
明确:问题①第一个世界指众生居住的场所,也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第二个世界指特定的领域。(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对比突出打开门的重要性
问题②打开门:激动人心、乐趣无穷
关上门:贫困衰弱、无聊徘徊
问题③肯花时间、花功夫、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即:要勤奋、要有一颗求知探索的心。
——2自然段。要求:在读的过程中认真体会打开门的重要性。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打开门的重要性,只要我们勤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求知,那么我们就可以打开门欣赏到新奇美妙的风景。
(六)作业布置
,下节课默写;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弄清内部层次脉络
二、教学步骤
(一)默写课文重点字词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1、2自然段,理解了打开一扇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打开一扇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章的最后3个自然段。
明晰:第3自然是过渡段,初步点题。由无数大门进一步缩小范围过渡到文学之门。
(1)集体朗读第4自然段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