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收获颇多,感触较深。修订版课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一些方面加以强调。如,进一步加强识字、写字教学,更加重视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一定要打好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眼下,低年级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基础、用大量时间分析课文内容的倾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了切实加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特提出改进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修订版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启蒙教育,一方面,要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全面夯实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修订版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识字量、写字量做了调整,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表明,课标对学生识字和写字数量上的要求有所降低——由认识1800个汉字降到认识1600个,由会写1000个汉字降到会写800个。但质量上的要求没有降低。低年级学生不仅要做到把该认的字记牢,该写的字写好,还要掌握2000个左右常用词语(约是修订版课标要求写字数量的3倍)。
教师要指导低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朗读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地读,而不是有感情地读。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重点词句,不是理解整篇课文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常用句式和优秀段篇,多读多背。要重视常用句式的教学,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
做到以上五点,就是对初入学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二、根据修订版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功能,认真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修订版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功能有3个:帮助识字;帮助正音,纠正错误读音和地方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教师要据此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做到以下三点。
汉语拼音教学的核心要求和任务是教会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做到熟练地拼读,而非直呼音节。直呼音节大体上要把400多个音节背下来,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修订版课标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要求默写。对此,有的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在出测试题时不能准确把握,偶尔会出少量的看字写拼音、看词语写拼音的题目。这形同要求学生默写音节,拔高了汉语拼音书写的要求,容易导致教学的高要求、重负担。
修订版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比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音序法查字典,关注社会上使用汉语拼音的情况等。
三、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让学生主动识字,记得牢,写得好
既然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在教学中就要体现、落
小学低年级语文新课标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