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1 / 13
word
世博十大营销案例
正如“一切始于世博会〞的名言所说,历届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新的发明创造、新的技术和世界各国比拟独特的产品。1889年巴黎世博会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最具吸引力的世界奇迹;1915年的世博会见证了中国茅台酒“一摔成名〞的传奇;魔方在1982年世博会上引发了人们的“头脑风暴〞,在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亿只;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使“丰田机器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时至今日,世博会已经变成一个展示人类文明的大型盛会和平台,也成为企业塑造台。实际上,世博会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品牌。1851年的英国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比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还早。2008年奥运会商机价值3万亿元,对于世博会,价值又是多少呢?
1:世博 – 伊利
伊利打造“世博标准〞
对于企业来说,怎么将“世博〞的价值最大化,使一个考验。除了把产品外包装改换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如何将自身的品牌与“世博〞自然地相结合,达到营销的目的?这一切问题的回答,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既是机会,同时也是考验。国际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指出:“企业有两种营销:一种是下游的营销,发现并满足消费者需求,达成产品的销售;另一种是上游的营销,研究和思考未来市场,树立人们心中的品牌,开展一个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也获得不断创新的能力。〞
2009年5月25日,伊利携手世博签约仪式上,世博局即宣布伊利集团全产品线都将成为世博专供产品。作为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标准、为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伊利集团旗下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四大产品事业部,共1000多种品相产品,全部成为“世博牛奶〞,将在世博园区中所有的售卖点销售,为7000万国外游客提供优质、丰富的乳品服务。牵手世博后,伊利完成了所有产品的换装,每一包伊利产品都印上了世博会LOGO。这仅仅是个开始,伊利在随后的一系列动作当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出经典的“世博营销案例〞。
作为唯一一家曾服务过奥运会的乳品企业,伊利对像奥运会和世博这样的国际顶级盛事对于企业的价值深有体会。正如世博局副局长先进谈到世博选择伊利时曾表示,“只有伊利的产品质量完全符合世博会的高标准,只有伊利丰富的产品线能满足7000万游客的需求,只有伊利才具备成功服务奥运会的成熟经验。〞而伊利也知道,借助世博对企业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伊利给自己赢得世界尊重和开辟更为广阔市场争取到了最优契机。
word
word
3 / 13
word
世博助力品质跨越式提升
世博会“18亿的餐饮蛋糕〞,对每一个入园企业来讲,都是非常大的诱惑,但要想将市场营销份额最大化,除了过硬的产品品质外,企业的管理,打的同样也是一场硬仗。因为这世博营销不仅是一场中外企业的形象秀,同时也是企业品牌提升的绝佳通道。
自牵手世博后,伊利即推出“世博标准〞工程,对通过奥运所形成的最高产品和服务标准全面升级,由而外地对伊利的品质、渠道、科研与公益形象进展全方位的锻造,全面升级伊利的准确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伊利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实现标准的固定化、持续化、系统化,并将这一标准运用于“全公司、全环节、全产品〞。
“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什么才能够永续创新?唯有一套与时俱进的系统管理方法,才能满足企业持续开展的需求。〞伊利集团剑秋表示。因为有了强大的系统管理能力,伊利很自信地在世界围,为乳业树立了一个“世博标准〞工程。首先,升级品质标准,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营销质量;同时,全面深化产品的产销渠道,确保产品销售的与时性与准确性。伊利依靠科研创新的突破,刷新“国人饮奶〞的生产标准;用公益路线的营销方式达成企业和社会多方的共赢。外兼修使伊利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得到长足的提升。
伊利开创世博营销新媒体时代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早在奥运期间就开历史先河首创了新媒体营销。此次,伊利集团再次以当下最为流行的新媒体载体“微博〞为切入点、在新浪网上倾力打造的绿色公益微博——“绿社会〞。这是首个由企业打造、以“低碳环保、绿色开展〞为主题的绿色公益微博平台。一经上线,短短十天,粉丝数量就超过8000名, 成为当前最火爆的公益微博之一。
依托“绿社会〞平台,伊利发起了“带你看世博 发现世博之绿〞的公益活动,线上线下的活动互动和分享,多种营销手段相结合,其倡导的“绿色〞、“低碳〞的理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世博园,伊利免费派送冰品,在世博园区刮起了一阵清凉、冰爽的“绿色旋风〞。广阔志愿者们和游客们,纷纷参加。世博园外,更是精彩纷呈,9月22日世界无车日,伊利“绿社会〞又发起了“发现世博之绿——绿色出行接力〞活动。
世博十大营销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