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字与古诗艺术.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字与古诗艺术.doc汉字与古诗艺术
汉字与古诗艺术
1 / 5
汉字与古诗艺术
汉字与古诗艺术
汉字与古诗艺术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一种骄傲,近来,随着汉字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的关注,古诗艺术也被抬到新的高度。那么,汉字与古诗之间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联系?汉字对古诗艺术的美感又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首先来了解一下汉字、古诗的起源及发展。 b5E2RGbCAP
而了解汉字起源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汉字的形体来源,即汉字的形体是由什么演变而成的;二是创造者,即汉字是什么人创造的,又是如何创造的。 p1EanqFDPw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这就是说,“依类象形”是汉字初造时的基本方法,而这正透露出汉字源于图画的消息。根据世界各种自源产生的文字普遍规律,汉字的形体也是主要发源于原始记事图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记事图画则演化成为象形文字。而仓颉造字的说法,《荀子·解蔽篇》云:“好书者众多,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意思是喜好文字的人是很多的,仓颉只是更精通专一于此道,才独传名于后世。也就是说,仓颉造字只是一种传说。 DXDiTa9E3d
之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汉字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从殷商甲骨文字至今,虽然形体结构依然保持了表意的特点,但在写法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体系。而当文字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文学形式也会随之出现。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文学上的一朵奇葩——古诗艺术。那么,古诗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与汉字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RTCrpUDGiT
从历史发展来看,诗起源于原始歌谣与歌舞,经过《诗经》、“楚辞”的发展而大放异彩,到汉代时就出现了汉赋,而这一时期也是隶书发展到高峰的时代,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使诗歌的发展走向了魏晋南北朝的空前繁荣。发展到唐代,便出现了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代,同时也是楷书取代隶书成为正体汉字典范,沿用至今的时代。至宋明清时,诗歌逐渐被词曲和小说超越,但是关于古诗艺术的研究探索却从没停步。它和汉字之间注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5PCzVD7HxA
如此,如果说一首好诗的关键在于字,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不过,刘勰在《文心雕龙·练字》中说用字有四个避忌:“一避诡异,二省连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所以用字的一个要点就在于选择精确的字义。清沈德潜《说诗啐语》有言:“诗有不用浅深,不用变换,略易一二字,而其味油然自出者,妙于反复咏也。”同样一首诗,用不同的字其表现出来的精神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李嘉祐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写得虽工稳,但读起来好像并不是很突出,而王维只给它加了“漠漠”、“阴阴”四字,即“气象陡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韵味岂不足了?再如江为的“竹影横斜瘦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经过林莆改“竹影”为“疏影”,
“桂香”为“暗香”,便有了“千古绝调”“ 疏影横斜瘦清浅,暗香浮动月黄
昏”。 jLBHrnAILg
再看今天我们熟悉的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字也是在几番琢磨后才在“敲”与“推”中确定为“敲”字。那“敲”为什么就比“推”好呢?单就此诗来论,前四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

汉字与古诗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中海洋
  • 文件大小110 KB
  • 时间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