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茅善玉:吴侬软语里也有英雄情结.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茅善玉:吴侬软语里也有英雄情结.doc茅善玉:吴侬软语里也有英雄情结茅善玉在沪剧《邓世昌》中饰演邓世昌妻子何如真。茅善玉一袭红衣, 款款走上梅兰芳大剧院的舞台, 掌声顿起。这样的“碰头彩”,对这位二十来岁时就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 31 年前就以一曲《太湖美》走红央视春晚舞台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来说,实在太平常了。在新戏《邓世昌》里饰演邓世昌新婚妻子何如真的茅善玉,令《环球人物》记者耳目一新。与当年风靡一时的沪剧电视剧《璇子》里唱《金丝鸟》的那个茅善玉相比, 她的嗓音依旧甜润, 却多了淳厚; 扮相依旧俏丽, 却添了端庄; 更重要的是她饰演的女性,在温柔中多了一份坚毅。走出七代“阿庆嫂”茅善玉是上海沪剧院的院长。她告诉记者, 沪剧是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的地方戏曲, 语系、声腔都是吴侬软语, 却不乏英雄情结, 也一向紧随时代, 关注生活。沪剧现代戏《罗汉钱》《星星之火》曾被摄制成影片, 而《沙家浜》《红灯记》这两部经典剧目,也出自沪剧。 1964 年,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带着该团编剧文牧执笔创作的《芦荡火种》进京汇演, 毛泽东等领导人观看了此剧, 给予好评。后来, 在此剧改编为京剧的时候, 毛主席风趣地说:“芦荡里都是水, 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 故事发生在沙家浜, 就叫‘沙家浜’吧。”上: 1960 年演出的沪剧《芦荡火种》剧照, 由丁是娥饰阿庆嫂。下: 茅善玉在沪剧《雷雨》中饰演繁漪。说起《芦荡火种》, 茅善玉的话就刹不住了:“从《芦荡火种》 1960 年首次公演到今年,正好是 55 周年。当年,这部戏连演 9 个月,观众超过 50 万,轰动全国。 55 年来,这部戏从来没有被遗忘。首任院长丁是娥是第一代‘阿庆嫂’, 到今年我们推出新版《芦荡火种》, 明星版主演是程臻, 青年版主演是‘ 95后’洪豆豆, 算起来已有七代‘阿庆嫂’。今年建军节, 我们到常熟沙家浜演出, 当年在沙家浜养伤的新四军伤病员家属代表也来看演出。沙家浜有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当初建立时还求教于我们剧院的舞美老师, 打听阿庆嫂的八仙桌怎么摆、春来茶馆的灯笼怎么挂, 现在那里是红色旅游的一个热门景点。”新版《芦荡火种》,运用了不少现代舞美技术,比如用银幕展现大雨场景,更加逼真; 同时也恢复了一些传统唱段。但茅善玉觉得,这部经典真正的魅力,还在于它扎根民间,有生活。“它讲的是江南水乡发生的故事,沪剧演来比京剧更贴切。编剧文牧常年‘跑码头’,对水乡的江湖人物很熟悉。阿庆嫂就是一个开茶馆的老板娘,眼神、台词,都活灵活现, 这样她才能够瞒过敌人,成功地‘潜伏’。现在江南一带形容女性精明能干,还常说‘这个人像阿庆嫂一样’,形容世态炎凉,还说‘人一走,茶就凉’,这都是《芦荡火种》里的台词。我们去常熟演出,舞台上胡传魁说,‘今朝来兜兜青龙’( 今天来打打麻将), 阿庆嫂接嘴,‘侬多胡两副辣子’(你多和两副大牌) ,台下每每笑声一片,这些话老百姓今天还在说, 非常生活化。”“文艺工作者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在参加了去年 10月 15 日在北京举行的文艺座谈会后,茅善玉对这一点的体会更深了。“人民需要艺术家,艺术家也需要人民的滋养。”茅善玉说,在那次座谈会上她告诉说:沪剧一直在创作现实题材,老百姓喜闻乐见,这是好事。”《邓世昌》的突破对爱国主义和英雄精神的倡导,也让茅善

茅善玉:吴侬软语里也有英雄情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