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1 / 5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
写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狂人日记》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1
首先,之前余华那个评论蛮有意思的,鲁迅只用了一句话就让他笔下的人
物精神失常了, 很多作家用几万字想让自己笔下的精神人物失常, 写的还是正常人。在这一点上,写出来一个精神失常的人确实不容易。
另外,我比较关心的是结局,这一点开头就说了。已经痊愈了。而且狂人的弟弟,欣然出示日记,还大笑。我觉得这里很耐人寻味,狂人自己怎么看自己的日记呢?或者说“疯”的状态下才是不疯的,那如今“大愈”又意味着什么呢?
《狂人日记》中以狂人的口吻再现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狂人来自一个吃人的家族中,危机四伏,如履薄冰,甚至狂人的哥哥都认为他是有病的。再者,狂人与一二十左右的人交谈,影射当时青年人的思想状态,“从来如此,便对么”,青年人是不思考,或者是懒得去思考的,一切皆是理所应当,社会应该怎么变与其无关。
狂人是“怒”,而不是“疯”。若是遇到同类,痊愈一说有无也不重要了。
我觉得狂人日记这个写法挺好的,通过“狂人”这样一个“迫害狂”的形
象,从一个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当事人的视角这样一个“第一人称”, 从家庭这样一个“封建团体”的内部来写他看到的东西,让读者更有直观的感觉。
还有就是文中的主角表面上看是一个“疯子”,但他的三观其实是正的,
是作者在全文安排得唯一一个“理性人”。 既然是一个疯子, 那么他就像个未经世事的璞玉一样, 身上并不带有社会灌输的礼教知识, 只是从一个人类的本能来思考问题。所以他会很合理的觉得“吃人”是有问题的, 而那些在封建礼教耳濡目染的“普通人”的头脑却是被异化的, 只要不吃到自己, 那么吃人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通过这样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封建礼教的危害,让人有很深的感受。
一个人不愿向世界妥协,世界便会处心积虑地想把他吃掉。
“勿谈国事 ! ”
悲剧把人们所向往的东西毁掉给人看——当人在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上都发现了吃人的影子, 越是亲近,越是震撼,于是他在与外界对抗的漫长过程
中一步一步地否认自我,最后认定自己是狂人。
他是痊愈了吗 ?或许在那一刻,他才真的是疯了。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2
《狂人日记》中”吃人”这个惊人的字眼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鲁迅借狂人之口,令人们意识到封建主义”吃人” ! 这一振聋发聩的呐喊使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醒悟了,震撼了!
文中一个不懂世事的疯子道出了世间的本质,而那些将“疯子”称为“疯
子”的人却故意装作糊涂, 明明干出一些吃人的勾当, 却做起了“君子”。 文中写道“他们一翻脸, 便说人是恶人”, 及其“翻天妙乎, 与众不同”的处世原则更是将封建统治阶级颠倒黑白的本领描述的淋漓尽致。 他们“想吃人, 又是鬼鬼祟祟,想法遮掩,不敢直接下手”,这正是他们缺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