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读后感 1000 字
《受戒》描写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在清香的芦
苇荡中,幽静寺庙里青涩拘谨的小和尚明子,淳朴水乡里率
性天真的农家女小英子,发生了一段纯美得惊世骇俗的初恋
故事。
故事发生在庵赵庄,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热爱生活。
“在庵赵庄这个地方,是出和尚的。 ” 荸荠庵里的僧侣生活
与一般人们印象中的迥然不同,完全没有一般佛门寺庙里的
清规戒律,甚至连“清规”这两个字都没有人提起。
荸荠庵里的和尚,只要会一点做法事的基本功如放瑜伽
焰口,拜梁黄忏之类,从此就可以吃现成饭,可以赚钱,可
以还俗,可以娶亲,还可以买田置地,过优哉游哉的神仙日
子。
庵里的老师傅终日枯坐在那“一花一世界”里沉醉。大
师父仁山是“当家的” ,管着经账,租账,债账三本帐簿,
在庵里从不穿袈裟,经常是披件短僧衣,袒露着他那黄色的
圆肚皮,光脚趿拉着一双僧鞋 ; 其他两位师傅也是各有千秋,
二师父仁海是有老婆的,甚至每年还把他老婆接来避暑纳凉
三师父仁渡更是不仅人漂亮,还有一手“飞铙”的绝活,甚
至每场法事之后,村里就会有大姑娘或小媳妇蓦然失踪,跟
和尚跑了。最让人诧异的是他们吃肉从不瞒人,甚至过年的
时候就在大殿上杀猪。
这里的和尚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祥乐时光。和尚 们娶妻养子,打牌赌博,杀猪吃肉,唱山歌小调。他们过着 “俗人”的生活,享受着人性、人情焕发由来的欢乐与愉悦。
这些都印证着和尚的俗人化与宗教的世俗化。 《受戒》解构
了佛门的庄重严肃,打破了人与宗教间的隔膜。小说的主人 公明海随舅舅仁山和尚来到了茅养庵当和尚,认识并熟识了 活泼可爱的小英子,渐渐的,他们成了好朋友,明子经常上 小英子家,就这样,他们问朦胧的初恋就悄然萌生了。
明海看到小英子挎着一篮子茅芹回家,在柔软的田展上 留下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 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 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 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这就是朦胧,纯美的初恋,有着 爱情的懵懂,有着爱情的想往,就是这种感觉,小英子和明 子之间的感情缠绵俳恻,婉而成章,深深印到人心里去。再 后来,小英子划船接去烧戒疤的明海回来,两人互许终生。
小和尚明海与小英子相爱的过程描写是一种返璞归真 的象征,表明了对美好自由人性的礼赞。本文自始至终渲染 的这种古朴淳厚的民风得到了升华与深化。 “受戒”与“情
爱”这两个看似对立的命题在这里奇特地统一起来了。
《受戒》通过江南水乡佛门弟子世俗化的故事,描写了 普通人的人生欢乐,表现了人性的解放,表达了对淳朴的民
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也含蓄地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
定与嘲讽。汪曾祺说: “我写《受戒》主要是说明人是不能
受压抑的,反而应当发掘人身上美的诗意的东西,肯定人的
价值,我写了人性的解放。 ”光明洁净的明海与淳朴多情的
小英子之间“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生活理想正是自由人性
的写照。
《受戒》采用了散文化的小说结构,结构散漫、随意、
淡泊,具有诗的格调和韵律,风俗化的气氛营造,体现出民
间生活的闲适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向读者铺开了一幅幅优
美的水乡风俗画。文章语言风格闲淡典雅,叙述用语具有文
言色彩,古朴而老成。
受戒读后感10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