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江黄民族希望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考评制度一、留守儿童信息登记制度 1 、学校(幼儿园)每学期都要组织班主任老师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登记,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或更新)信息档案。 2 、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家庭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 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3 、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幼儿园)与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4 、学校(幼儿园)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各班主任教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动态等,有针对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二、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培训制度 1 、建立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培训机制。加强对外出务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引导, 提高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使学校(幼儿园)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2 、办好家长学校。学校(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及农忙季节家长回家的时机, 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 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教给他们正确的教育儿童的方法, 不要溺爱孩子, 当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管教,一般情况下,不要满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 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 3、做好临时监护人的培训工作, 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对年岁大、离校远的监护人,学校(幼儿园)以家访形式送教上门。 4 、要求家长与学校(幼儿园)或临时监护人签一份托管协议、留一个外出电话、学一点家教知识。 5 、要求家长与学校(幼儿园)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使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 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三、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 1 、学校(幼儿园)要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组,要帮助每一名留守儿童安排一名“代理家长”, 结成帮扶对子。“爱心爸(妈)”要主动关心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学习情况, 每周与留守儿童谈心不少于一次,每月与孩子的父母或临时监护人交流不少于一次。 2 、学校(幼儿园)要重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开通家长(监护人) 热线。老师要经常与家长( 监护人) 联系, 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 3 、学校(幼儿园)要面向学生开通“亲情电话”或互联网,保证留守儿童至少每月与父母免费通一次电话或进行一次网聊交流活动。 4 、留守儿童家长每两周与孩子通一次电话,每月与孩子班主任和委托监护人联系一次,以关注孩子的成长,弥补感情上的缺失。 5 、小学中高年级以上班级每学期要组织留守儿童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封信, 汇报自己在学校及家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及自己要想向父母倾诉自己的情感。 6 、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要安排一次针对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并指导监护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7 、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家长(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 会议, 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制度 1 、中小学、幼儿园要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划要求,逐年建设并管理好留守儿童之家。 2 、学校(幼儿园)要成立专项领导组织机构,每学期初要拟订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计划, 并抓好落实; 期中、期末做好督查、整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