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背景秦皇岛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实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两大目标,根本方法是统筹“三生”,即生产、生活和生态。通过统筹“三生”,努力把秦皇岛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型城市。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三宜”型城市的目标,省政府要求各个职能部门要做好沿海城市的文章,以促进秦皇岛市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快秦皇岛城市化进程,逐步实现将产业发展转向旅游产业的目标。面对国际国内新的经济形势和秦皇岛市自身发展条件的变化,以及按照“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借助国家扩大投资的经济政策,从“道路交通、环境治理、公益保障、生态园林、住房保障、旧区改造、文化建设、市民素质”等八个方面,实现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城市魅力初步显现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基本目标。第二节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 3、《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 5、《河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6、《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09 ) 7、《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年) 8、《秦皇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学区建设规划( 2009-2013 年)》 9、《秦皇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10、其他法规规范第三节规划范围海港区 H-ZX-0 6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位于海港区中心片区南面,规划区东、北起东港区、西至新开河,南到渤海。规划范围总用地 平方公里。该控规单元包括河东办事处。第四节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突出效益观念,通过经营土地来筹集建设资金,以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优化工程,最终形成经营土地——优化环境——房产开发的良性互动。各项规划应与地域环境相协调,与周边地块融为一体,共同发展。规划的各项功能布置、强度控制、城市设计等应充分吸收地域文化、传统营养,并遵循现状建设条件。 1、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意图,保证城市协调发展; 2 、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的布局,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 、合理控制城市各种开发建设活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发展; 4 、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风貌控制引导,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景观艺术水平和环境品质; 5 、严格落实规划的刚性要求,充分考虑规划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探索新思路、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章现状分析 H-ZX-0 6 控规单元位于海港区中心城区南面,该片区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科研、体育、居住、工业区为一体的综合区。秦皇岛港以新开河为界分为东、西两片港区,东港区以煤炭作业为主,东港区的煤炭、油品吞吐量占全港吞吐量的 % 。该控制单元位于新开河与渤海的交汇处,沿渤海和新开河分布有大量工业用地,包括秦皇岛造船厂、秦皇岛船用机械厂、秦皇岛通达流体仪表厂、中国海员工会秦皇岛港务局第二公司等。该控规单元内医疗机构有港口医院河东分院,行政管理部门包括海港区长城大街法庭、河东办事处、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矿产品检验处等,沿河北大街两侧分布商业金融业用地,地块北面有秦港河东体育场体育用地,河北大街南面分布有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和秦港电力公司一号变电站等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第一节现状人口分布居住功能是 H-ZX-06 控规单元的一个重要功能构成,规划区有河东办事处, 共有 6个居住社区,共有居民 12298 户, 27068 人。现状人口分布表办事处名称社区名称户数(户) 人数(人) 河东办事处(6 个社区) 工人南里第一社区 2128 4765 工人南里第二社区 2146 4975 工人北里社区 2056 4786 新开里社区 1292 2540 安居里社区 1760 3519 煤港里社区 2916 6483 合计 12298 27068 第二节土地使用情况 H-ZX-06 控规单元总用地面积为 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 1 公顷。规划区东侧紧邻东港区,作为秦皇岛市的临港产业,除了有秦皇岛造船厂等生产基地外,还包括有沿河北大街两侧的公共设施用地和现状已经形成的大规模居住用地,土地开发较为充分。规划区内西侧有新开河流过,南侧为渤海。 1. 居住用地控规单元内现状居住用地为 公顷,其中二类居住用地 公顷,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 % ,三类、四类居住用地为 公顷,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 % ,三、四类居
控规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