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拿什么拯救你.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
海门三厂 张玉叶
俞玉萍老师的《为了人性的丰盈与完美》是我读后感受颇深的一篇文章。她认为孩子的灵性在被当下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慢慢地磨灭,“为了一次小小的考试,无数的孩子一次次去机械记忆古诗名句,翻来覆去。错了,再练,练了,再考;直到一看题目就写出标准答案,就像马戏团里的小狗叼出规定的数字一样,不是因为小狗懂得数字的意义,而是,无数次的机械训练所产生的条件发射。”她的话也深深的刺痛我的心,本来看着班上那些孩子慢慢进入初中的学习模式,我应该感到开心,可是我开心不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尽管有些孩子是人在心不在,但好歹也在教室里得坐上五六个小时,也真是难为他们了。他们累我们教的也累。
“我生气的是:全中国的不同个性不同经历不同环境的孩子都在走向一条路——标准化的路。走在这样的路上,孩子的眼神逐渐暗淡,孩子的行为逐渐呆板,孩子的生活逐渐克隆,孩子的思维逐渐僵化,更可怕的是,上学的乐趣好像就剩下了拥有好分数的乐趣,更何况,做那么多题的那么多的孩子,还有很多连好分数都拿不到。
我后怕的是:学习本就是为了生活,生活本应是创意无限,美妙无限的。在我们的孩子离开学校之后,是不是需要我们的公共机构每隔一个礼拜就出一份试卷,通过考分来检测一下你的生活质量是高还是低,你的幸福指数是不是合乎标准?
分数至上的教学,会衍生出什么呢?
扭曲的价值观。老师在考前拼命押题,为的是万一正好考到呢?学生在考前拼命做题,为的是万一考到呢?考试已不是素质的再现,而是运气的体现。”俞老师的话让我想到了我们到底要怎样教育孩子,或者说真正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一直信仰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仰: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的、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简单的谈话是不够的,要多留心孩子的心理变化。我想俞老师肯定已经找到了解救孩子的路,她可以不上写作课,让他们去亲近自然,亲近音乐,因为写作本身就是热爱生活的表达,所以就先去热爱生活吧。我想我也找到了答案,让每个孩子热爱生活,让他们离开课堂,离开老师后依旧能保持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

拿什么拯救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