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教育的新诠释
“个体” 一词已进入教育学研究及教育实践的视野, 对于个
体教育的价值、途径等问题也多 有人探讨。本文意在提供关于 个体教育的一种全新解读,以丰富个体教育的研究并为教育实 践锁定方向。在我看来,个体教育是以培养独立个体为目的的教 育,而所谓独立个体,意指 以自己的理性判断来指导自身行动
的独立个人。它丰富的内涵可以从如下的层面加以诠释 :
一、个体教育引导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然存在
李政涛认为,“一部教育史,就是一部身体被降格为肉体或 躯体的历史,是一部身体受难的历史,是对身体的压制、宰割、 重新分配和遗忘的历史,是一个漫长的教育戏剧一一这是人类的 教育实践长期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遮蔽的‘实相'" :1 ] O 一言以蔽之,长期以 来的教育实践是无视身体的实践,是身体 始终处于缺席状态下的实践。 这种说法虽有过分绝对之嫌, 却提 醒我们关注教育中的身体问题。个体教育着力于打破这一教育格 局,将目光首先投射到学生的身体上来, 因为身体是个体设计人
生发展计划的前提。个体的发展是以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设计为前 提的,“精神是身体的自设计功能”,我们不要说“‘我的身 体‘和‘我拥有身体‘,而说‘我是身体‘和‘我作为身体’” :2] o个体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身体的特点、长处
及 劣势,学会悦纳自己的身体。其次,指导学生个体正确对待
自己的感性世界。生活于人群之中,个体常会为各自的情绪情感 问题所困扰,在社会越来越走向不确定的时代, 每个人都会面临 众多的情绪情感问题,比如孤独、苦闷、无助等等。个体教育就 是要帮助受教育者个体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情感问题, 做到既不
回避也不忽视,并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促进
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个体教育引导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存在
个体教育从社会的层面上讲,无非是为个体寻找一个在社会 生活中安置个人心灵的家园。 首先,个体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明确 自己身在何处,即我们在传统教育中有意无意间忽视受教育者的 社会地位。毋庸讳言,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的 过程,伴随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兴阶层,如个体 经营者、进城务工者等等。不同的社会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是有 相当差距的,而且现有的研究表明,阶层之间的流动是相当困难 的事情。个体教育就是要勇敢地面对这个问题, 把社会各阶层的 从业状况、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文化生活、制度保障等各方面 的差距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受教育者个体有权利了解自己真 实的社会生活现状及彼此之间的差距。 其次,个体教育要使受教
育者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角色。由于 当前的一代人独生子
女居多,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并相对忽视自己社会角色的现 状,为此,个体教育要帮助受教育者个体认识各自的多种社会 角色,并勇于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角色。
三、个体教育关注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
传统教育比较关注人的现实社会生活, 尤其是把教育与人的
生存问题牢牢地捆在一起。高考 等人才选拔机制,使教育中的
人无异于机器, 在当下尤其是弄钱的机器。 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
被教育悬置起来,而没有内在精神追求的人,就如同墙头之草,
岂能不随波逐流。因为,人不仅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同时也生
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个体教育在引导学生个体正
个体教育的新诠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