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听《鸡兔同笼》有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听《鸡兔同笼》有感
非常有幸能参加教育局举办的“周末大课堂”,有幸聆听了卞祥老师的课,卞老师这次上的是六年级的《鸡兔同笼》。“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问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卞老师在这节课从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学会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构建鸡兔同笼的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等维度阐释他说理解的鸡兔同笼问题。下面我就自己的理解简单做一个小结: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教师智慧的设计
卞老师整节课设计紧凑,趣味性十足。在拓展的时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小数目的研究中建立模型,从猜测、验证、探究、对比等方法解决问题,从鸡兔同笼的原型引申到生活实际中的鸡兔同笼变式,让学生学一道而通百道,同时体会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可见,如此独特的课堂设计,体现了卞老师的教学智慧和理念。
二、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和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和验证来梳理“鸡脚数+兔脚数=总脚数”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条件一步步演绎推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展示归纳,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并注重指引学生体验归纳推理的全过程,发展了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整节课,卞老师教态自然,沉稳老练,

听《鸡兔同笼》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慢慢老师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