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程留芳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及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及/ /或其代谢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ALT ALT 或或DBIL DBIL 升高至正常值上限升高至正常值上限 2 2倍以上; 倍以上; AST AST 、、 ALP ALP 和和TBIL TBIL 同时升高且其中至少有一项升高同时升高且其中至少有一项升高至正常值上限至正常值上限 2 2倍以上。倍以上。定义流流行行病病学学国外报道药物性肝损伤: 国外报道药物性肝损伤: 1 1、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 10 10%~ %~ 15 15%。%。 2 2、占成人肝病的、占成人肝病的 10% 10% 。。 3 3、占暴发性肝衰竭的、占暴发性肝衰竭的 10 10%~ %~ 25 25%。%。病病因因??上市应用上市应用的的1100 1100 种以上的药物有潜在的肝毒种以上的药物有潜在的肝毒性,很多药物的赋形剂、中草药以及保健药性,很多药物的赋形剂、中草药以及保健药有导致肝损伤的可能。有导致肝损伤的可能。??临床上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药物有抗结临床上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药物有抗结核药物、抗生素、激素及相关药物、抗肿瘤核药物、抗生素、激素及相关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以及中草药。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以及中草药。??由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占由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占所有药物性所有药物性肝损伤的肝损伤的 20 20%~ %~ 30 30%。%。发发病病机机制制 1 1、药物本身及其毒性代谢产物引起的中毒性肝、药物本身及其毒性代谢产物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损伤。 2 2、药物代谢产物改变肝细胞蛋白质形成新抗原, 、药物代谢产物改变肝细胞蛋白质形成新抗原, 启动机体细胞或启动机体细胞或/ /和体液免疫,引起免疫介和体液免疫,引起免疫介导肝损伤。导肝损伤。 3 3、不同年龄、性别、妊娠、营养状态以及遗传、不同年龄、性别、妊娠、营养状态以及遗传因素使机体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素使机体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4 4、长期饮酒以及肝内外疾病的存在是增加药物、长期饮酒以及肝内外疾病的存在是增加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的危险因素性肝损伤发病的危险因素。。中毒性肝损伤中毒性肝损伤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免疫介导性肝损伤有可预见性不可预见性呈剂量依赖无明显剂量相关性动物实验可以复制动物实验不可以复制发生率高发生率低病程长病程短肝肝损伤的机制损伤的机制临临床床表表现现按用药后发病的急缓程度分为: 按用药后发病的急缓程度分为: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占临床报告病例的占临床报告病例的 90% 90% 以上。病程一般在以上。病程一般在 3 3个月以内,胆汁个月以内,胆汁淤积型或混合型肝损伤病程可长达淤积型或混合型肝损伤病程可长达 6 6个个月。月。??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根据血清酶学升高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根据血清酶学升高的特点分为: 的特点分为: 1 1、肝细胞性损伤: 、肝细胞性损伤: ALT ALT 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 2 2倍倍以上, 以上, ALP ALP 正常;或正常;或 ALT/ALP ALT/ALP 升高倍数升高倍数≥≥5 5。。 2 2、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ALP ALP 升高超过正常值上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限2 2倍以上, 倍以上, ALT ALT 正常; 正常; ALT/ALP ALT/ALP 升高倍数升高倍数≤≤2 2。。 3 3、混合性肝损伤: 、混合性肝损伤: ALT ALT 、同时升高,其中、同时升高,其中 ALT ALT 升高必须超过正常值上限升高必须超过正常值上限 2 2倍, 倍, ALT/ALP ALT/ALP 升升高倍数比值在高倍数比值在 2 2~ ~5 5之间。之间。 1 1、肝细胞性损伤、肝细胞性损伤: :临床表现与急性病毒性临床表现与急性病毒性肝炎类似肝炎类似, ,常见于异烟肼、氟烷、扑热常见于异烟肼、氟烷、扑热息痛等。息痛等。 2 2、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临床表现为阻塞、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性黄疸, ,常见于氯丙嗪、口服避孕药、常见于氯丙嗪、口服避孕药、丙酸酯红霉素等。丙酸酯红霉素等。 3 3、混合性肝损伤、混合性肝损伤: :同时有肝细胞损害和黄同时有肝细胞损害和黄疸的症状疸的症状, ,常见于磺胺类、保泰松常见于磺胺类、保泰松, ,抗抗惊厥药等。惊厥药等。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