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 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 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 3静止.:世界是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马克思所说的静止是相对静止。如果只承认运用,而否定静止,是诡辩论。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 4. 空想社会主义 5. 判断: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在形式逻辑上用一个命题表达出来。 6. 基本矛盾: 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 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 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7. 抽象的可能性: 指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尚不具备必要的条件, 因而在目前是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8. 一般等价物: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 9. 资本主义: 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有的经济制度, 这种以资本为主体的制度是尊重资本和财产为个人所有, 任何人都不得非法侵占, 这就是私有制的含义, 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没有私有制就不能叫资本主义。 10. 民主: 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二、简答题: 1. 简述社会的实践基础 2. 形而上学的实质是什么答: 形而上学是指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去研究不能直接通过感知所得到的问题。形而上学是指哲学的基本法则。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形而上学的另外一个定义: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形而上学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 3. 主观辩证法的根源和意义主观辩证法作为概念辩证法、头脑中的辩证法,属于意识的范畴。同“客观辩证法”相对。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是以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概念辩证法。恩格斯指出: “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所谓的客观、主观都是相对而言的。主观辩证法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和矛盾运动,表现为人的辩证思维
马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