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饮食文化.doc内蒙古饮食文化[摘要]“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魏这首千百年来吟颂的民歌,不知令多少人对广阔无垠的草原产生无尽的暇思与向往。自古以来马背上的民族在这块神奇的上地上生息、繁衍, 这里是他们纵横驰骋的历史舞台, 他们不但谱写出咤叱风云震撼世界的传奇历史,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饮食文化 1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914X ( 2015 ) 12-0296-01 1 、内蒙古地理地貌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的一个自治区,成立于 194 7 年5月1日, 首府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 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 2400 公里,南北跨度 1700 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 % ,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 8 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 4200 公里。内蒙古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 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 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 50% 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 1000 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 3556 米;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等山脉, 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 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 15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 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 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全区高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 % , 山地占 % , 丘陵占 % , 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 % 。 2 、内蒙古饮食分布内蒙古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发展状况的差异, 在饮食习惯上也不尽相同。在牧区, 蒙古族以牛羊肉、乳食为主食, 自汉便有“游牧民族四季出行, 惟逐水草, 所食惟肉酪”来形容游牧生活形成的饮食习惯。烤肉、烧肉、肉干、手扒肉成为牧区蒙古族的家常食品, 其中手扒肉最有名,四季都可以食用,而吃烤全羊则是宴请远方宾客的最佳食品。在半农半牧区, 蒙古族因与汉族杂居, 所以饮食习惯已逐渐与汉族大体相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主食以大米、白面、小米、黄米、荞面为主, 伴随着逐渐禁牧的趋势与交通的便利, 半农半牧区蒙古族食用蔬菜的品种不断增加。在菜肴烹制上, 以炖、炒为主, 偶尔也会有烧烤, 食用牧区食品如手扒肉、奶制品、炒米、奶茶、牛肉干等。同时蒙古族农民也保留了牧区的好客习俗, 来了客人要先敬茶, 无茶或不沏新茶皆为不恭, 而且以“茶满为敬”,不同于汉族“多半杯茶”为敬的习俗。内蒙古是个天然大牧场,是发展牧业的优良基地,适合驼、牛、马、羊、兔等各种牲畜的饲养。美丽的大兴安岭是天然的野生动植物园, 森林中繁衍生息着黑熊、驼鹿等兽类 50 余种, 榛鸡( 飞龙)、野鸡等 20 余种, 以及大马哈鱼等珍贵鱼类 20 多种,
内蒙古饮食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