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大王》案例分析
《影子大王》是湘版小学美术第三册中的一课。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课程的价值和基本理念的表述中反复强调: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在二年一班的授课过程中,我的脑海中引发了三个问题: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怎样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怎样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一、观察影子
让孩子们来到操场上,立即感到浑身舒服。我微笑着问学生:“太阳出来了,你们高兴吗?”“高兴!”他们异口同声地问答。我又问:“你们为什么高兴,你们喜欢太阳吗?”孩子们的情绪开始兴奋起来了,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喜欢太阳的理由:“太阳出来了,很舒服!”“太阳来了,能看见影子了!”“太阳出来后,我们就可以尽情地玩喽!”……我带着他们在阳光下自由地蹦着、跳着,体验着阳光的明媚、太阳的温暖。这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自然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二、探索影子
要表现影子,必须对影子有所了解,“几条线”的程序化的表现方式显然是不够的。我先问学生:“你们知道有关影子的知识吗?
”几位课外知识面广、课前准备充分的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我知道影子是由光线产生的。”
三、想象影子
一是影子的形状。可以是你喜欢的人、动物或植物,甚至其他事物的形状,然后思考怎样才能把影子的形状画得符合自己的想像,又让别人看得出来是影子。二是影子的颜色。影子的颜色是很多的,可以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如春天的影子可以用鲜花和绿叶来装饰;拟人的影子可以用人物的头发来表现;傍晚的影子可以给他披上一件五彩的霞衣等等。
四、展示
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地在创造自己的《影子大王》。我巡视了一圈,看到很多学生将自己的《影子大王》装点得十分新奇、漂亮,而且各具特色,我心中欣喜若狂。将小朋友们的《影子大王》贴至黑板,发动学生积极地互相交流、评议:谁的《影子大王》最吸引人?谁的《影子大王》最可爱?谁的《影子大王》最漂亮?……孩子们兴趣盎然、畅所欲言。
四、案例分析
通过“体验感受――探索分析――想像创造――个性展示”的教学流程。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出发,经过师生互动的探索分析,进入自由想像和创作的过程,之后进行个性化的展示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创造成功的喜悦。这完全符合二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感受和想像创造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美术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设计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得这节课变得醇厚、丰满而更有分量。我想:有时候,教学的突破点可能就在于这些不经人注意的小举措上。
五、互动探索,拓展学生思路
进入“启发、引导”阶段,通常教师会运用图片、故事、音乐、提问、讨论等手段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像。而我把这一阶段定位于“互动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活动和主动研究的机会。首先让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图文资料,增加学生对太阳的了解,也增强了学生之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其次,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有关影子的动画片,既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动画片中生动、可爱的形象也为学生将要进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而形象化的信息;然后,根据以上两方面的信息再次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后一阶段的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想象创作,增强作业
影子大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