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怜几重眉黛.doc尤怜几重眉黛摘要:女性是花间派的写作重点,在《花间集》[1] 中,“眉”字出现了 66 次,与眉毛有直接关系的数字加在一起,共有 108 次之多,可见花间词人对“眉”的喜爱, 它在描写女性方面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花间集》的基础之上, 尝试进一步分析词中的各种各样的“眉”,以及花间词人频频写眉的原因。关键词:眉花间集女子美好的事物总是能引起文人墨客的咏叹。“眉”作为女子妆容的重要部分, 能够尽显女子羞喜嗔怒的美态, 自然也使得诗人、词人们对其不吝笔墨。《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选集, 收录了晚唐至五代 18 位词人的 500 首词。晚唐五代衰乱, 为女乐声伎之词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花间词派把视野转向裙裾脂粉, 花柳风月, 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状况, 特别是她们的内心生活[2] 。在《花间集》描写女性的词中,据笔者统计,“眉”字约出现 66 次,而与眉毛有直接关系的数字加在一起,约有 108 次之多, 可见花间词人对女性之“眉”的怜爱之甚,几乎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文章将在前人对《花间集》的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花间集》词中千姿百态的“眉”,并尝试对其在词中的频频出现的原因做一些分析。一、“眉”之多姿《花间集》中对眉的描写几乎达到了“无眉不成词”的地步, 词中眉名、眉色、眉形种类繁多,甚至画眉的方法也有写到,可谓是无所不包, 多姿多彩。(一)眉名纵览《花间集》中写眉的句子,从“眉”的名称来看, 大致可分为四种:眉、蛾、颦、黛。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云:“眉, 目上毛也。”“眉”本就是个象形字。《花间集》中直接写“眉”的句子有很多。如“妆浅旧眉薄”( 温庭筠《菩萨蛮》其五)、“半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翠钿金缕镇眉心”(张泌《浣溪沙》其八) ,等等。“眉”在词中也被称为“蛾”( 也可作“娥”), 这是将“眉”以“蛾”作比。早在《诗经? 卫风? 硕人》中就已有“臻首蛾眉”这样的诗句, 以蛾喻眉, 取眉之细、长、曲之形, 而这也成为女子眉美的标准, 随后以喻体做本体,“眉”也可以直接称之为“蛾”了。《花间词》写“蛾”的只温庭筠的便有:“两蛾愁黛浅”(《菩萨蛮》其十四)、“上阳春晚, 宫女愁蛾浅”(《清平乐》)、“谢娘翠蛾愁不销”(《河传》其二) 等句, 其他的如牛峤“翠蛾愁, 不抬头”(《西溪子》)、顾? 椤捌纠赋盍⑺? 蛾细”(《虞美人》其五)、孙光宪“翠蛾轻敛意沉吟”(《河传》其三) ,等等。说到“颦”, 不由得让人想起黛玉, 那个有着“两弯似蹙非蹙淡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女子。这里的“蹙”与“颦”的意思一样, 表现的是眉的一种动态, 即皱眉, 所以宝玉一见她便说要送她一个字:“颦儿”。在《花间集》中也有许多表“皱眉”之意的含“颦”的句子, 但在韦庄《浣溪沙》中有“含颦不语恨春残”的句子,“含”有皱、颦的意思,这里的“颦”已有代指“眉”的意思了。“黛”也可以代指“眉”。黛本是画眉的墨, 古时便有一种画眉的墨, 名为“螺子黛”;而“黛”也可以指眉的颜色,“黛眉”即青黑色的眉毛。温庭筠作为花间派的鼻祖, 他的词描写最多的就是眉毛, 他所写到的“眉”, 大多便是青黑色的“黛眉”或青绿色的“翠眉”。在花间词中, 直接用“黛”指代“眉”的也有不少。如顾? 椤傲谗齑呵榘敌怼保ā队μ斐ぁ罚?、“黛愁怨红羞”(《酒泉子》其七) ;用“黛”指“
尤怜几重眉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