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形”助“数”促发展.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形”助“数”促发展.doc以“形”助“数”促发展【摘要】数形结合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具体包括以“数”辅“形”和以“形”助“数”两大方面, 其实质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 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本文试图从以“形”助“数”这个方面进行论述, 探究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关键词】以“形”助“数”学生发展【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089 ( 2015 ) 11-0189-02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数学中,“数”和“形”是两个主要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具体包括以“数”辅“形”和以“形”助“数”两大方面。以“数”辅“形”,就是要借助“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 多见于几何领域;以“形”助“数”, 就是要借助“形”的直观来理解抽象的“数”或阐明“数”与“数”之间的某种关系, 多见于代数领域。下面, 笔者决定从代数领域这一角度出发和大家谈谈以“形”助“数”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一、以“形”助“数”,发展学生的数感所谓“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以及数的运算的理解、感觉和感受。加强数感的培养是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其数感的培养和建立必须要有“形”作支撑,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这里的“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形, 还可以是数轴。如:在教学《 11-20 各数的认识》时,帮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十”并建立起十进制概念是培养数感的基础。教师先出示一堆小棒, 让学生数一数。汇报中, 有的是 1根1 根数的, 有的是 2根2 根数的, 有的是 5根 5 根数后再加 2 根的, 还有的先数出 10 根后再加 2 根的。此时, 教师追问: “哪种数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有 12 根小棒? ”通过对比交流,学生感受到了“先数出 10 根后再加 2根”的优越性。教师随即用一条橡皮筋将这 10 根小棒扎一捆, 顺势教学“ 10 个一就是 1 个十”, 引出计数单位“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摆小棒,充分理解计数单位“十”以及“1 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整个环节中,教师借助小棒这一直观的“形”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数”的实际意义, 丰富了学生对数的感知, 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二、以“形”助“数”,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而学生运算能力的养成追根究底是算理的理解与掌握。有些算理比较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教师可以借助直观图或操作学具等方法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做到“循理入法,以理驭法”,提高运算能力。如: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要让学生记住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要理解计算算理确实有些难度。因此, 教师可以化抽象的算理为直观的图形, 利用动态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先创设一个问题背景: 如果老师把一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 你能用式子分别表示下面这些图形的图意吗? 在看图列式的过程中, 学生理解了分数乘分数跟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一样的, 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这个数可以是整数, 也可以是分

以“形”助“数”促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xiong01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