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撤点并校”对贫困农民、农村的影响.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深度调查
栏目策划:张青运韦晓瑛政策回放
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其中第十三条提出:“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
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
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
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
生辍学。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
迁等统筹规划。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在有
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
年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
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号,明确指出:“.合理规划学校布
局,避免简单撤点并校。各地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要求,统筹城
乡学校建设和改造规划。在优先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不加重农民负担
的前提下。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因地
制宜地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撤点并校要十分慎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发,防止“切”和“一哄而起”。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城镇化以及
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大班额现象和农村校舍闲置等问题。.健
全工作机制。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
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争取和落实相关编制,配备必要的管理
人员。促进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别要加强学生宿舍、
食堂、厕所和校园周边安全管理,重视食品和饮水卫生。防止传染病流
行;改善寄宿制学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丰富寄宿制学生业
余生活,重视寄宿制学生的身心健康。”
深度调查
‘‘撤点并校
对贫困农民、农村的影响
杨贵平
二十多年来,我有机会访问了中国贵州、云南、宁夏、山西、河北、内蒙等十多个省的
贫困农村及学校。深深感到每个农村有它的特殊性,同时也有非常大的共同性。农民身上
背负着两大重担:一是送孩子上学,一是没钱看病。再就是面临着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
虽然中国从年开始逐步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并没有实行免费教育。送孩子上
学,要交书本费、学杂费等等。年我因偶然的机会去了贵州一些贫困山区的苗族村
寨,发现当地女童上学的极少。许多小学,一、二年级还能看到几个女孩,到了高年级,就
一个女学生都没有了。问到为什么最普遍的回答是“没有水”,即没有钱。
当时一个孩子上学一年要人民币多元,而一个家庭年均收入还不到人民币
元,主要来自粮食,现金非常有限。上学要交现钱,一个孩子一年上学的费用就占了一个
家庭现金收入的大部分。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不到小学毕业,就被迫辍学。中国的
农民是重视教育的,再困难也要送孩子——至少是男孩——上学。
从年开始,中国在农村逐年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两免”是免书本费、学杂费,
经费由中央政府承担,到年基本全部落实,这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最欢迎的德政。“一
补”是对住校生补助住宿以及生活费,这部份费用由省、县承担。但很多地方只补了一部
分,或是只补了极少部分的学生。一年吃住费用要千元以上,是书费、学杂费的六、七倍。
这成了农民最重的负担,也直接导致很多孩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
深度调查
规划和调

“撤点并校”对贫困农民、农村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