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45
一、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临床输血由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包括血浆,标明输血适应症,上级医师核准签名,报输血科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平诊输血需提前一天报输血科〔急诊、抢救可当天用血。输血申标签的试管内,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第三条 由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到输血科,在标本接收登记本上登记,双方逐项核对后验收并签字。注意事项:
,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的异常反应。不许抽取胸,腹腔等处积血作配血标本。严禁从正在输液的输液管内抽取血样。
,故应在病员输注前进行采血。
,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
5 / 45
,如对血样与病人身份有怀疑,或血样质量不合格,应要求重抽,不允许随意修改错误的标签或错误的《输血申请单》或用不合格血样配血。
,应按送检时间分别放入4℃冰箱内位置保存,输血标本至少保存7天。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
根据病人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临床医师决定输血。
↓
病房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信息准备采血试管。
↓
两名护士床旁核对病员信息,准确无误后标记试管。
↓
抽血2-4ml静脉血注入已备好血常规试管〔EDTA抗凝。
↓
再次核对核对病员信息,准确无误后送检。
↓
输血标本送到输血科,在登记本上记录签字。
↓
输血科工作人员核查病人信息,准确无误,核收签字。
四、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临床用血管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执行医院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正确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各项内容。
第三条 临床医师对准备输血的患者应在输血前检查血型〔ABO正反定型、RhD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检、血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HBV、HCV、HIV、梅毒抗体,并将结果填写到《输血治疗同意书》及《临床输血申请单》上。
.
6 / 45
第四条 急诊用血先留取受血者血样,事后及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存入病历。
第五条 输血前感染筛查不能以快速检测结果为准,应进行酶免方法或者化学发光方法等检测。
第六条 择期输血患者的输血申请单与受血者的血样提前1天送输血科备血。输血科接收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和患者血样本后,进行输血前相容性检测〔ABO正反定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试验等>。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
第七条 含红细胞的血液成分〔包括手工采集血小板必须同样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血浆成分制品,应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容。
第八条 每批新购进的试剂输血科必须进行质量鉴定,符合要求才能用于实验。
五 血液库存管理制度
第一条 血液预订管理
1. 根据本院临床用血需求向XX市中心血站上报用血需求计划,同时安排专职取血人员到血站领取血液。
,应提前三天预约,并负责向临床医生做好解释工作,与XX市中心血站积极沟通,确认取血时间。
第二条 血液接收核对、入库、贮存管理
、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验收核对。内容: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成分制备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
,必须入库登记。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效期、入库时间、入库人、移交人等。
、成分血按A、B、O、AB血型分类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冰柜不同层内,标识明显。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和血浆层界面。
~6
.
7 / 45
0C保存,血浆和冷沉淀-200C以下保存,血小板20~240C振荡暂存。
,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每天定时作冰箱温度记录。
,过期血一律不得用于临床,严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汇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