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制度交流方式进行。要求评价前应让学生了解评价目的、内容、过程、程序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评价工具,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讲真话、实话,适当顾及学生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不同接纳程度,以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为准。
饶平县新丰镇中心小学
教
师
考
核
评
价
制
度
第二篇: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
改变现有师生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激励机制
连家庄中学
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有一条是改变现有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激励机制,首先,要改变教师的绩效考评方式,从仅仅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转向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重点考察教师的日常行为表现,除课堂教学表现之外,特别增加对教师在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参加学校研修活动、扩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等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同时要结合学生、家长、其他教师以及中心组长、教研组长和学校领导等多方主体的意见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在以学生成绩评价考核教师时,突出评价的相对性,以班级内所有学生成绩的进步程度为主要标准,从而保证评价的公平和公正性。
其次,在学生评价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成长记录袋中所收集的材料:一方面要包括学生在各学科上的学习表现评价、取得的学习成果评价、日常行为表现评价等多项内容,尤其注意平衡语数外三门学科与其他学科在学生评价中所占的比重关系;另一方面要收集多方评价意见,其中包括学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习小组间的互评以及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家长等多方参与的学生评价。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突出客观性与多样性的同时,还要重视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撰写评价内容时注意多用鼓励、赞赏的语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必须每学期发给家长两次,便于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状况,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意见或建议。
除了要保证能够对师生的工作与学习能够形成相对客观与公正的评价之外,我们认为还要灵活应有激励机制提升师生在工作学习上的主动性,改变过去的奖励往往常年集中在个别人身上的状况。学校拟在每学期组织各有侧重点的“四评”活动,即重在表彰学业拔尖(或工作能力出众)的“个人优秀奖”评选,重在表彰综合素质提升较快的“全能选手”评选,重在鼓励发挥特长的“希望之星”评选和重在激励学困生群体(或薄弱班级教师)的“突破型选手”评选。通
过“四评”活动,我们期望使不同的教师或学生所取得的进步状况都能得到被学校、被他人尊重和认可的机会。
一、教师评价应采用“导向、激励、管理”型评价模式【教师评价制度】
l、导向——目标导向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使“优”者更优,“差”者达到合格以上,人人有特长,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工作效绩”的“教学成绩”评价中提出了“合格率”、“优秀率.”两项指标,目的在于引导教师面向全体,把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思想,从观念上、从实践中、从效果的显现上都纳入了评价。
(2)引导促使教师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小学教师综合评价目标设置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是对教师基本素质、履行职责、工作效绩的全面综述,教师的全部教育教学行为都能在目标体系中体现。如工作量不是单纯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兼职工作量、综合工作量。另一方面,从评价的实施者来看、不再只是领导,而是在教师自评的基础上,实行领导、同组教师、学生的综合评价,并确定相应的权重,既体现了评价的客观公正,同时也为教师“身正为范”给予了更大的制约。中小学教师综合评价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工作特点,在一般性普遍要求的基础上,给教师发挥、展示“才能”的空间,设立了成绩、突出贡献的加分和重大事故的一票否决项目。
(3)引导学校对教师队伍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激励——构建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师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绩水平为目的,在强调目标导向的基础上,运用激励的手段,根据人的合理需要,激发人的积极性,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导向新的境界,推进到新的高度。
(1)目标激励。通过评价目标的设置激发教师的动机,指导教师的行动,使教师的需要与评价的目标紧密联系,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目标设置和标准制定上,依据管理的“期望理论”,从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出发,使高低难易程度适宜,并针对存在的差异留有充分的余地,与此同时,引
导教师在实现了一个具体目标之后,向新的目标努力。体现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在考核评价中,每项指标均制定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引导教师不断超越自我;要求学校将总体目标和学校近期具体目标结合,使教师感受到个人与目标的直接联系,这样既有利于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又不会导致失掉总目的。
(2)过程调控激励。中小学教师
教师评价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