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肿瘤课件
眼及眼眶解剖
软组织
眼球:左右对称,呈球型,直径24mm,眼球壁从外向内由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组成。
视神经:粗约3~4mm,视 神 经 管:位于眶上壁后部尖端,眼眶外下象限,长约5mm~7mm,直径约4邻近感染累及。
起病急,局部炎症症状+全身感染症状。
严重者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败血症。
2021/1/12
16
眼眶蜂窝织炎
CT表现:不具特征性。分肌锥内、肌锥外和骨膜下三类,肌锥外最常见。眶内正常结构界限不清或消失,眼睑肿胀,眼球壁增厚,眼外肌增粗,球后脂肪密度增高。脓肿则为软组织肿块,增强不规则或环形强化。
MRI:T1WI眶内脂肪信号降低,T2WI信号增高,眼外肌肿胀,呈长T1长T2信号。余同CT表现。
2021/1/12
17
眼睑肿胀明显
2021/1/12
18
眶内正常结构界限不清或消失,球壁增厚,
2021/1/12
19
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炎性假瘤为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增殖性病变。
临床常见,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见。
多单侧发病,起病急,急性炎症表现,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021/1/12
20
眶隔前炎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
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
泪腺炎型:泪腺肿大
肿块型:眶内软组织肿块,边界清,轻中度强化
肌炎型:眼外肌的肌腹及肌腱同时增粗,上直肌及内直肌常见;
CT影像表现:
2021/1/12
21
炎性假瘤
视神经束膜炎型:视神经增粗,边缘模糊;
弥漫型:范围弥漫,显示视神经和眼外肌增粗,眼环增厚,泪腺增大,球后脂肪密度增高;眶内结构边界不清
MRI:炎性细胞浸润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纤维化期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后中度至明显强化。
2021/1/12
22
眶内肿物,软组织密度,边界清,轻至中度强化
R
L
CT 增强 AX
2021/1/12
23
泪腺炎型
2021/1/12
24
甲状腺眶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眼征→Graves眶病
甲状腺功能正常+眼征→眼型Graves病
眼格氏病临床床表现为突眼、眼肌麻痹,通常双眼受累。甲状腺功能多数正常,但某些实验室检查可有异常。
影像学表现CT、MRI上,均可显示眼外肌肥大和视神经增粗。与炎性假瘤的鉴别,本病眼外肌肥大多局限于肌腹部,双侧多肌受累,且多无眼环增厚。
鉴别诊断:肌炎型炎性假瘤、颈动脉海绵窦瘘
2021/1/12
25
双侧内直肌肌腹增粗
AX
T2
T1
R
L
T2
T1
2021/1/12
26
R
L
T2WI
COR 增强(FAT)
COR
2021/1/12
27
CT AX
CT COR
R
L
L
R
病例二
2021/1/12
28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为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肿瘤起源于胚胎发育期视网膜感光层内的幼稚细胞,肿瘤一般位于晶体后面或玻璃体腔内,呈白色鱼肉状或豆渣状,肿瘤可侵犯葡萄膜、视神经、巩膜,钙化发生率高。
病变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多为单侧,
症状:白瞳症和斜视
检查:晶体后实性白色肿瘤,可从视网膜向玻璃体内生性生长和向视网膜下外生性生长或混合性生长。
2021/1/12
29
视网膜母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眼球内实质性肿块,好发于眼球后部,伴斑块状或点状钙化则较具特征;晚期视神经增粗,视神经管扩大;肿瘤不均匀强化。
分期:眼球内期、青光眼期、眼外眶内期和眼外眶外期。
MRI: 平扫T1WI呈不均匀中等信号强度肿块,T2WI呈中等信号,低于玻璃体信号,其内钙化在T1WI、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肿瘤瘤体明显强化。
2021/1/12
30
球内肿物,可见钙化斑
R
L
CT 平扫 AX
2021/1/12
31
CT 平扫 AX
R
L
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
2021/1/12
32
T2WI
T1WI
AX
R
L
2021/1/12
33
增强(FAT)
AX
R
L
2021/1/12
34
泪腺肿瘤(Tumor of the lacrimal gland)
原发眶内肌锥外最常见原发肿瘤。
泪腺窝区肿块。
混合瘤(50%)最常见,泪腺癌(30%)。
良性混合瘤多见于中年男性,病程长,病变大时压迫眼球致痛性突眼并向内下移位。
恶性肿瘤多为囊腺癌,多见于成人,一般病程长,眼球外突
泪腺肿瘤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