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小龄童自述:我对猴文化的传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小龄童自述:我对猴文化的传承
苦练武艺一开始父亲把他的精力都放在二哥身上,因为他把二哥看作是最佳的“猴王”传人,而事实上二哥确实也做得相当好。但二哥的突然去世让父亲伤痛欲绝。当父亲把目光投向我的时候,他却在“文革”中被打倒,的功底,轻松地考上了。1978年8月16日,我去浙江昆剧团报到,被安排在四人的集体宿舍里。意想不到的是,当天晚上我就要参加演出。这是我演艺生涯中第一次正式的亮相,要在《十五贯》中跑龙套。尽管在以前演过戏,但这是我第一次作为专业演员亮相,我演得特别卖力、认真,《十五贯》演出取得了成功。几位老师对我的评价是:“扮相俊美,颇有乃父之风。不过演龙套不用那么费力。”1981年3月浙江昆剧团的团领导决定,让我开演猴戏,同时让我担纲排演一台昆剧猴戏。三个月之后,昆剧猴戏《三借芭蕉扇》在浙江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著名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挥毫题词,称赞我的演出是“形神兼备”。浙江昆剧团决定在十年之内,把《西游记》的主要故事都改编成昆剧猴戏。也就是说,我们要排演全本昆剧《西游记》。自此我更加努力地进行着我的最巨大的工程,即把《西游记》的精华用昆剧猴戏的形式搬上舞台。如果这个计划取得成功,那将是昆剧乃至整个中国戏曲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就是说我如果没有机会演电视剧《西游记》,必将在戏剧猴戏领域里做出自己的贡献,甚至成为“新南猴王”。就在我准备在昆剧猴戏领域大展身手的时候,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不仅使我放弃了这个庞大的计划,而且改变了我的一生,甚至改变了整个猴王世家的命运。“孙悟空”之缘198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日本拍的电视剧《西游记》,当时中央电视台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应该有自己拍的四大名著,并决定由资深导演杨洁来执导《西游记》。主创人员一致认为,拍好《西游记》,孙悟空的人选是关键之关键,因为孙悟空是西游记里最重要的角色,要赢得观众的青睐,必须塑造好孙悟空这个形象。于是,为了寻找孙悟空的合适人选,杨洁导演开始在北京找演员。她先后跟许多演猴戏的名演员接触,但是终因分歧较大而罢休。剧组主创人员认为,电视剧《西游记》不是戏曲,应该非常生活化,“忠于原著,慎于翻新”。为了寻找最合适的人选,导演杨洁费尽心思和周折。就在杨洁导演多方搜寻“孙悟空”无果时,突然有一个最理想的人选跃入了杨洁导演的脑海──我父亲南猴王六龄童。她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戏曲导演给父亲录过像。杨洁导演认为,如果父亲年轻20岁,那么他就是孙悟空一角最好的人选。杨洁导演当即给我父亲打电话,经过一番寒暄,在说明事情原委之后,杨洁导演问:“你家小六龄童还演戏吗?”这一问一下子勾起了父亲的伤心往事:“他是我第二个儿子,1966年就已经去世了。”杨洁导演心里一惊,她多少感到意外,一时无语。突然听到父亲说:“我想你肯定能够在我这里找到合适的孙悟空人选。”杨洁导演一下子重新兴奋起来,也不细究,立马说:“我明天就到你那里去!”她找得太久了,很久没有人这么有信心地向她推荐人选了。再说,这是南猴王说出来的话,已经够分量了。当晚,杨洁导演买好了去绍兴的火车票。第二天是1981年12月31日,刚刚从外地演出回来的我和父亲去绍兴火车站接站。在火车站接到杨洁导演后,我们三人来到家里。杨洁导演迫不及待地问:“我什么时候能够见到演孙悟空的人选?”父亲笑道:“你不是已经见到了吗?”杨洁导演一头雾水地问:“谁呀?”父亲指了指我说:“就是他,章金莱,我的小儿子,现在在浙江昆剧团。”杨洁导演尽管以选演员善于沙里淘金而闻名,也相信这位“南猴王”是不会贸然推荐人的,但面对我还是感到有点意外,这么个文绉绉的孩子能够演好叱咤风云的孙悟空吗?她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让我即兴表演一下。我马上拿起一根棍子,表演了孙悟空的一些动作和喜怒哀乐的表情,她觉得还不错。父亲又向她推荐了扮演猪八戒的人选──我伯父七龄童的大儿子七小龄童。当时他正随绍剧团在上虞演出,于是三人中午就赶到上虞。杨洁导演让我和七小龄童都做个表演。于是我们只穿着戏装,没有化妆就演出了一段。杨洁导演看过之后说:“我现在能定下七成,最终要回去上报台领导,大家讨论决定。你们先做好准备,等着我的通知吧。”在等待通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父亲对我进行了“临阵磨枪”式的训练。他带我去公园里看猴子,给我讲解了孙悟空身上的人、神、猴三种属性如何融合在一起;讲解了他所演的三十六本绍剧《西游记》里连台本戏的故事。父亲还带我去拜访了国画大师程十发,动画片大师、《大闹天宫》的导演万籁鸣,《三毛流浪记》的作者张乐平等艺术界的老前辈,向他们致意,从他们那里获取教益,汲取养分。张乐平看到老友之子前途有望,大为高兴,还为我专门创作了“西游版”《三毛流浪记》,画面是三毛骑着金箍棒飞上天,他把这幅漫画送给了我,而刘海粟大师则专门为我题写了“西游之路”的题词。当这一切准备就绪时,杨洁导演让我们“赴

六小龄童自述:我对猴文化的传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抱琴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