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knowledgements First,1 want togive my sincere thanks tomy supervisor Professor Sun Yindi,whose unflagging support,patient instructions and consistent encouragement have shepherded me through theprocess of writing not,and would not,have finished thisthesiswithout herhelp. would alsolike toextend my heanfelt appreciation toProfessor Liang Xiaodong,Professor Jiang Shichang and Professor Hou Linmei,whose precious suggestions and instructions help pletion of thisthesis. am alsograteful tomy classmates and friends,whose earnest advices and generous assistance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during theprocess ofwriting thisthesis. Last but not least,I am indebted beyond explanation tothesupport ofmy family members fortheir panionship andunderstanding ANote on theTexts The novel discussed inthisthesis IanMcEwan’S The Cement Garden,and thename ofthenovel willbe replaced by an abbreviation inthefollowing chapters: CG?The Cement Garden(1978) IV 摘要伊恩一麦克尤恩(IanMcEwan,1948一)是当代英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其早期作品大都涉及暴力、异装癖、乱伦等伦理禁忌主题,因此获得“恐怖伊恩”的绰号。在他的写作生涯中,尽管麦克尤恩不断改变写作风格,然而其从未放弃过对伦理问题的关注。《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是麦克尤恩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早期作品的代表作,其中富含了大量的伦理道德因素。但是国内从伦理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却极其有限。因此本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出发,运用李定清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框架,挖掘《水泥花园》中的伦理困境,以期揭示作者的伦理道德观。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简要介绍了麦克尤恩及其作品,其次, 着重梳理了麦克尤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水泥花园》的相关评论,由此提出对其进行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和可能性。最后,概述了该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作为方法论的文学伦理学的发展进程、主要内容以及该理论对小说文本研究的适用性。第二章分析了《水泥花园》中人与社会之间紧张的关系。麦克尤恩如实刻画了生活在当代西方社会的人们的生存现状:现代都市中的“水泥”充斥着整个社会,并且侵入了人们的内心,人们的情感完全扭曲,人性丧失,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完全没有道德原则的社会;此外,在这个本就冷冰冰的社会,男权思想泛滥,女性地位低下。第三章探求了《水泥花园》中异化的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在父母死后,汤姆为了更容易地生活下去,主动将自己打扮成女孩,并最终回归婴儿状态,完全迷失了自我;杰克和朱莉则互相依靠,并最终陷入了乱伦的深渊。但是,麦克尤恩并没有放弃这个社会。在小说结尾,他塑造了警察这一形象来拯救这个道德沦丧的社会。第四章探讨了《水泥花园》中人与他人之间冷漠疏远的关系。通过描写丈夫与妻子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兄弟与姐妹以及杰克一家和外人之间异化的关系,刻画了一个人情淡漠、伦理道德缺失的世界,反映了麦克尤恩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理念。第三部分为结论,简要总结了麦克尤恩在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他人关系上的求真、求圣、求善的伦理诉求,并且指出作为一位具有高度的艺术使命感和社会责任 V 感的伟大作家,麦克尤恩在《水泥花园》这部看似病态的文本之下寓指了现代社会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现代人所面临的伦理道德危机。关键词:《水泥花园》;文学伦理学;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他人 V1 Abstract Ian
《水泥花园》的文学伦理学解读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