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xīnbāo)腔与心包(xīnbāo)积液
心包腔是心包脏层和壁层之间的间隙
正常心包腔内可含20~50ml液体(yètǐ),起润滑作用。
心包腔内液体(yètǐ)量增加称心包积液,一般80~120ml不会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
第心包(xīnbāo)腔与心包(xīnbāo)积液
心包腔是心包脏层和壁层之间的间隙
正常心包腔内可含20~50ml液体(yètǐ),起润滑作用。
心包腔内液体(yètǐ)量增加称心包积液,一般80~120ml不会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
第1页/共22页
第一页,共23页。
病理(bìnglǐ)过程
第2页/共22页
第二页,共23页。
心包(xīnbāo)填塞 (Cardiac Tamponade)
当心包腔内液体量增加(zēngjiā)到一定程度,心包腔内的压力随之升高,达到一定限度后,引起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阻,心排量降低,静脉系统淤血,产生体循环静脉压、肺静脉压增高等心脏受压症状
第4页/共22页
第四页,共23页。
心包(xīnbāo)填塞的病因
急性心包炎
肿瘤(zhǒngliú)、外伤
甲状腺疾病、SLE、心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介入(jièrù)治疗术后
第5页/共22页
第五页,共23页。
可致心包填塞的介入(jièrù)治疗
1、冠脉介入诊疗
2、心内电生理与射频消融
3、先心封堵
4、瓣膜成形
5、起搏器植入
其发生(fāshēng)与导丝损伤、操作过猛以及球囊与血管直径不匹配、充盈球囊的压力过高有关。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的急性心包填塞(多发生(fāshēng)在术后36小时内 )
第6页/共22页
第六页,共23页。
急性心包填塞三大典型征象(zhēngxiàng)
(Beck氏三联征):
心动过速、心音遥远
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
静脉压明显上升
但有此典型征象(zhēngxiàng)者仅占病人的35%~40%
第7页/共22页
第七页,共23页。
急性心脏(xīnzàng)压塞的症状
1、焦虑、烦躁
2、胸部不适,有时候右侧半卧或前倾位症状减轻
3、呼吸困难、呼吸加快
4、晕厥,头昏,冷汗
5、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表现
第8页/共22页
第八页,共23页。
急性心脏压塞的症状
6、低血压、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7、奇脉
8、颈静脉怒张。
9、心音(xīnyīn)遥远、心界扩大
吸气时动脉收缩压下降10mmHg或更多,伴有动脉搏动减弱(jiǎnruò)或消失。
第9页/共22页
第九页,共23页。
注意(zhù yì):
如何与迷走神经兴奋(xīngfèn)相鉴别?
多巴胺
阿托品
第10页/共22页
第十页,共23页。
诊断(zhěnduàn)依据
有急性心包填塞症状体征
胸部 X 线检查心影扩大(kuòdà)
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
非特异性ST—T改变
可出现P、QRS、T波心电交替现象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心包积液最敏感可靠的检查方法
核核磁共振 ——病情稳定者可做此项检查
心包穿刺
第11页/共22页
第十一页,共23页。
心包(xīnbāo)填塞的护理
一般护理
呼吸、循环状况监测(jiān cè)
心包穿刺术的配合与护理
给药护理
心理护理
第13页/共22页
第十三页,共23页。
心包(xīnbāo)填塞的一般护理
一旦怀疑心包填塞, 立即通知医生
立即给予(jǐyǔ)高流量吸氧
按医嘱做好化验检查工作,必要时抽血交叉备血
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粗直静脉留置套管针,保证静脉通路通畅,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第14页/共22页
第十四页,共23页。
呼吸、循环(xúnhuán)监测
严密观察颜面、血压、中心静脉压、脉搏、心律、尿量的变化,以了解心脏压塞症状(zhèngzhuàng)有无改善,血容量补充是否适当,并密切观察体温
第15页/共22页
第十五页,共23页。
心包填塞(tián sāi)的给药护理
停用抗凝药物 由于患者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全身肝素化,一旦出现心包填塞,停用肝素针,对已用的肝素要用鱼精蛋白对抗,以尽量减少可能的再出血。
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血管活性药物、新鲜血或代血浆。如患者心率> 120/ min,血压(xuèyā)< 80/50 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厥冷,说明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应加快补液速度同时备好各种抢救用品,配合医生止血
第16页/共22页
第十六页,共23页。
心包穿刺(chuāncì)抽液指征
患者有心脏压塞征象
大量渗液经一般治疗后,渗液无减少趋势者
心包积液病因及性质不明时,拟行诊断穿刺(chuāncì)者
第17页/共22页
第十七页,共2
心包填塞和心包引流的护理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