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 推进计划
实施步骤序号等级证据
10月 11月 12月
建立全员生产维护组织机构 1 L1 工厂及各单位是否建立一个 CTPM 组织机构,同时制定了明确的任务和职责。CTPM组织机构与工厂及各单位相关领导是否相联系? 组织机构图,CTPM组织角色与责任列表
2 L1 工厂及各单位是否与维修人员、设备操作人员沟通并传达维护程序? 培训记录/月度例会签到表
3 L1 安全、人机工程及环保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是否进行设备维护方面的安全风险及环境评估? 班组安全风险源/预防维护规程
4 L1 安全、人机工程及环保人员是否参与审核新设备或重大维修(改造)设备的设计或维修方案,以确保其符合安全、人机工程及环保方面的要求? 新设备或重大维修(改造)设备技术文件会签/会议签到表/会议纪要
5 L1 安全、人机工程及环保人员是否与维护人员、工作小组及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参与意外事故的调查,并进行分析、汇报,采取改正措施? 会议纪要/8D报告等
6 L1 工厂及各单位是否针对现有的设备进行维护工作培训? 培训计划和记录
7 L1 是否为工作小组成员及有关维护人员提供安全、人机工程及环保方面培训? 培训计划和记录
8 L1 工厂及各单位是否制定了维护衡量指标来评估维护的效果,并用以推动维护进程?工厂及各单位是否每月评审、调整并上报衡量指标的趋势? PM计划实施率/生产线设备开动率/生产线日均设备停线时间
9 L1 工厂及各单位是否有一个维护交流程序,确保维护衡量指标及维护信息的传递? 月度设备例会
制定维护计划 10 L1 维护计划和检查表是否以文件形式制定,并包括维护的频率、优先次序和维护职责等内容? 点检表、PM计划表
11 L1 工厂及各单位按照预防性维修计划,使用状态检测技术的情况:试点区已实施,瓶颈设备与设施实施了状态检测的比例小于或等于 25% PM计划,电机温度检测
12 L1 在维护程序中,是否确定了关键设备。工厂及各单位把所有设备系统(包括内部管理设备等)都列在清单上,并清楚地标出了是何类设备(如生产、生产辅助、安全与健康、环保)及附有何种规定维护要求? 关键设备列表,关键设备的预防维护规程及点检表
13 L1 是否对所有关键设备进行调查,以确定各种状态检测技术的适用性,并制定了状态检测计划? 关键设备的PM计划
14 L1 工厂及各单位是否制定一套设备维护程序与实施流程? 设备预防维护作业控制程序
实施维护 15 L1 所有生产辅助区域(如动力房、废物处理站、车库、工具室、维修区等)及试点区的设备实施维护,且比例大于 50%小于或等于 75% 设备点检/PM计划表
16 L1 所有生产辅助区域(如动力房、废物处理站、车库、工具室、维修区等)及试点区的设备执行维护保养程序,占总规划的比例为大于 50%但小于 75% 设备点检/PM计划表
17 L1 对关键设备实施维护,且有证据表明,大于等于 80%的设备维护计划已完成设备点检/PM计划表
维护的验证与评估 18 L1 维护工作验证和维护检查与评估是否起到了改善维护效果、提升设备的性能和改善 CPS 指标的作用? 设备运行分析表
持续改进 19 L1 工厂及各单位编制的维护计划是否将重点放在瓶颈工序及关键设备上? 瓶颈工序及关键设备PM计划
20 L1 工厂及各单位是否收集和分析数据(例如 OEE)以此来消除设备损失?在制造过程中的实施率小于或等于 25% OEE数据收集表(电子文档)
自主维护 21 L1 工作小组是否在生产区以及辅助区域(如动力站房、废物处理站、车库、工具室、维修区等)实施“清洁就是检查”的步骤? 在制造过程中的实施率小于或等于 25% 清洁标准及PM计划
22 L1 工作小组是否在生产区以及辅助区域(如动力站房、废物处理站、车库、工具室、维修区等)实施“消除或控制污染源”?在制造过程中的实施率小于或等于 25% 污染物回收程序文件及记录
23 L1 工作小组是否在生产区以及辅助区域(如动力站房、车库、工具库、维修区)实施“建立清洁、润滑与安全标准”?在制造过程中的实施率小于或等于 25% 清洁标准、润滑简图及PM计划
维护记录管理及维护管理系统 24 L1 工厂及各单位是否按照文件管理程序,确定了编制、保管维护文件和记录的职责? TPM文件管理程序文件
建立全员生产维护组织机构 25 L2 工厂及各单位是否与生产人员及其他辅助区域的人员沟通并传达维护程序? 培训记录
26 L2 工厂及各单位所有维护人员的具体任务、职责和职权等级是否明确定义、通报并按要求进行更新修改? 是否所有参与维护过程的人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班组预防维护分工
27 L
TPM推进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