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2 / 11
word
浅析《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
摘要 《聊斋志异》刻画高尚的人物形象的同时还刻画了一系列极具讽刺意味的人物,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蒲松龄借志怪的名义暗讽封建统治社会的黑暗。本文主要从上帝有命,委宣圣与阎罗王核查劫鬼,上者备诸曹任用〞②通过现实的仕途与虚幻的阴间仕途相比照,辛辣的讽刺批判了现实的统治阶级的腐朽、士子仕途道路的黑暗,对阴间考取官职的方式也正是广阔才子内心所向往的。
《王子安》刻画的是一个灵魂受到腐蚀的酸腐士子形象。通过狐狸对他的调侃描写了王子安的窘态。“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白:‘报马来。’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③“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③王子安中举屡次打赏通报者,表达了他对科举制度的热衷以与对名利的渴望。“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③“又久之,长班果复来。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③犀利的描写了王子安中举以后追求的名利姿态。对长班的恶劣态度也暗指他名利双收后的傲慢。“王醉亦稍解,忽如梦醒,始知前此之妄〞③酒醒之时也就是他科举梦破之时,“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③这篇小说情节大胆而又奇特,一日尝遍人生的酸甜苦辣,由中举到梦破,情节跌宕起伏,虽篇幅较短,却能入木三分的揭露和嘲讽科举制度对士子灵魂的锈蚀。“异史氏曰: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③蒲松龄不仅是塑造这样一个士子形象,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揭露科举制度之弊,把秀才的悲惨遭遇描绘成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笼之病鸟、似被絷之猱、似饵毒之蝇、似破卵之鸠,运动精妙的比喻字里行间充斥着作者对士子的同情与无奈,控诉坑害文人的封建科举制度。
〔三〕对狐鬼与人的比照讽刺现实
蒲松龄除了塑造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外,还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很多狐鬼形象,这类角色虽是虚幻,却贴近生活,颇具人情味。《小翠》中的主人公狐仙小翠为替母报恩嫁给王家的痴傻儿子王元丰,王侍御偶然来看元丰,被球砸中脸“王以告夫人,夫人往责女,女俯首微笑,以手刓床〞④事后,小翠憨跳如故,“以脂粉涂公子,作花面鬼④〞夫人“怒甚,呼女诟骂。女倚几弄带,不惧,亦不言〞④小翠装扮成宰相的样子“夫人怒,奔女室,诟让之,女惟憨笑,并不置一词〞④面对公婆屡次责骂,她既不生气也不解释,憨笑如常小翠这种戏谑的性格正是她对封建家庭、封建社会的对抗,然而这种对抗在封建人眼里确是疯癫的。王侍御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与同僚相斗,在小翠的帮助下才战胜政敌,对王家来说,她神机妙算是最大的功臣,但她从不邀功。终因失手打破一玉瓶受到公婆严厉斥责盛气而出。小翠尽心尽力帮助王家与王侍御夫妇的卑劣行为相比照。正是美与丑、善与恶的比照,人当真是不如狐的。小翠没有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保持着自己的
word
word
4 / 11
word
“真〞,在生活中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作敢为,也因报恩涉入官场,隐含着对现实社会勾心斗角的官场的戏谑与讽刺,官僚之间相互栽赃算计,明争暗斗只为自己的权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矛盾的黑暗现实。通过对小翠报恩过程中性格变化的描写,明确封建家庭对小翠的对抗的不能容忍,这样憨直可爱的人与当时的封建礼教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导致她的出走。“异史氏曰:月缺重圆,从容而去,始知仙人之情,亦更深于流俗也〞④明确了蒲松龄对现实社会中人的讽刺批判,通过人狐比照抒发对人性的鞭挞、鄙夷和讽刺,以与对狐鬼爱憎清楚的褒扬之情。
《红玉》中狐仙红玉与书生冯相如暗中相恋私定终身,被冯父知晓后并未得到认同,反而被斥责“女子不守闺戒,既自玷,而又以玷人。倘事一发,当不仅贻寒舍羞!〞⑤这严厉的羞辱令红玉羞愧不堪,冯相如却相当懦弱“父在不得自专〞⑤红玉决心离开,并在离开前为冯生觅得佳偶。多年后,冯生家破人亡,穷困潦倒之际,红玉再次出现帮助冯生,“约半年,人烟腾茂,类素封家〞⑤“时年三十六,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⑤,冯生与红玉只相处了半年,却一生受到她的庇护与帮助,表现了红玉富有人情味、重情重义的人格魅力,她为冯生不断付出,却因为冯生的卑微怯懦、胆小怕事而得不到回报。当冯生面对宋氏的羞辱,“思势不敌,敛怒为笑,归告翁〞⑤致冯妻与冯父毙;当义士为他报仇时,“生惧祸与,抱子亡去〞⑤最终被官府捉到大牢;红玉夙兴夜寐为他改善家境时,他当成理所应当,冯生虽善良却得寸进尺、软弱无能,与红玉的至仁至义、执着相比显得更加不堪。“异史氏曰:然官宰悠悠,竖人毛发,刀震震入木,何惜不略移床上半尺许哉?使苏子美读之,必浮白曰:‘惜乎击之不中!’〞⑤通过善恶下场的比照,暴露了社会上丑恶庸俗的现象,表达了表达了蒲松龄对邪恶势力的厌恶与希望善良的人得到帮助,惩恶扬善的思想感情。
浅析《聊斋志异》地讽刺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