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类散文作文.docx写景状物类散文作文
篇一:写景状物散文阅读之分析写景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色润江南
□邵亚波
刚过了白露,夏季的炎热就被一股沁人心脾的秋风吹得无影无踪。几场秋雨后,江南的秋色内在含蕴等, 首先要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的顺序。 因此,分析景物的第一步是通观全文,把握描写顺序,理清思路。在描写顺序上,或移步换景,按照观看的顺序写;或以时间为序,按照时间推移写景物的变化;或以景物的类别为序,按照景物的不同类别进行描绘。因而,我们必须通读全文,整体关照,前后贯通,把握文脉,理清结构和思路。
二、结合文本,分析特征
作者在文章中所具体描绘的景物总是具有自身的特征。不同的人对同一事
物的认识总是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心境、 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因而,我们要结合文本,结合具体的语境,去分析景物的特征。当然,在分析景物特征时,要知晓一般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写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描写景物的结合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等) ,常用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等)。
三、透过景物,把握情感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写景状物类散文
总是借所绘之景、所状之物抒情、言志、明理。景物与情感、主旨之间自有其内
在的关联。这类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对景、 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 所以要把
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就必须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景, 状了什么物,景、物有何特征,
这些特征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精当的景物描写不仅能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
渲染某种特定气氛, 而且还能传递出特定的情感, 揭示主旨。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特征, 有的苍劲挺拔, 有的娇弱无力; 有的生机盎然,有的萧条衰败;有的开阔明朗,有的狭小阴冷;有的令人心旷神怡,有
3
的令人凄神寒骨。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这些特征剖析作者的情感倾向, 是爱还是恨,
是乐还是忧,是喜欢还是厌恶,是赞美还是批判。 【阅读思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路 亭
□柯 灵
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而且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大都市中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满眼摩天大楼,
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 《诗经·大雅·民劳》)的机会。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
是另一回事了。
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就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顶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陋,请君稍息。
别看它破陋寒碜,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
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
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
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买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
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 ??每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
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
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
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
兴而归。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
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住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扯一
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
4
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
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 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 更可以接待天涯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
写景状物类散文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