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左省杜拾遗》.docx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 ( 757─758),
同仕于朝; 岑任右补阙, 属中书省, 居右署; 杜任左拾遗, 属门下省, 居左署, 故称“左省”。
“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 、“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象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我们
看到另外的一面: 朝官生活多么空虚、 无聊、死板、老套。不是么?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 (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定
了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呢?没有。诗人特意告诉我们,清早, 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
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 “晓”、“暮”两字说
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 日复一日, 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 怎能不感
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 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
浪费于“朝随天仗入, 暮惹御香归” 的无聊生活而悲, 也为那种 “联步趋丹陛, 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 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 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
慕。如果我们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 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 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
的死气沉沉、 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 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 “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
真是这样,
《寄左省杜拾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