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 要
建筑施工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期到达预定的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施工管理。但在贯彻制度和落实责任制的时候,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因此在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现实状况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 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 工作无从开展。
, 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
5.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施工安全资料造假, 不按标准标准建档;脚手架搭设不够标准; 模板工程及基坑支护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现场施工用电不标准;施工机具存在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标准现象, 且未按规定配
置漏电保护器现象;井字架搭设不标准;塔吊和外用电梯安装拆除和使用不够标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意识淡薄和水平低, 且重视程度不高。
5
(二) 质量问题
1.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如管理职责不落实, 资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项和实物质量不合格的出现都与职责不落实密切相关。
2. 政府监管不到位, 竣工验收把关不严。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 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有些工程层层转包,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些工程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即开始施工, 边施工边设计, 盲目追求施工进度, 留下很多质量隐患。
3. 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近年来,部分建材价格持续上涨, 受工程成本和预算结算方式的影响,一些施工企业只能靠自身的努力来消化涨价成本, 因此,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
(三)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1. 重视安全生产
〔1〕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大事, 施工技术员是工人的直接领导, 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在施工中做到一事一交底, 事事派专人负责, 随时随地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 消除不安全因素, 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防止事故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建章立制, 完善体系, 层层把关, 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2〕监督人员应检查和催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对制度不健全, 体系不完善, 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 要求限期落实整改, 做到“有章可循, 违章必究”。
〔3〕建立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以及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本地建筑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增强本地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
2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1)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政府职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监理制的推行而削弱, 特别是其中的政府职能还必须加强。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 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6
(2)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首先, 从企业实际出发构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的发展靠一定的结构支撑, 只有在结构合理、功能优化、职责分明的前提下, 才可能形成企业的鲜明特色, 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其次, 重视内部秩序的重组。工作秩序是一种责任要求和纪律要求, 更是企业效率的保障。因此, 要按照企业组织结构和分工协作的体系建立相应的工程秩序。最后, 建立与健全质量责任制。企业在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 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应突出质量导向。
(4)加大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首先, 健全监理工作制度, 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现场监理人员应切实履行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监督、验收职责。其次, 标准、健全审核批准程序。对承(分)包人员资格, 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和混凝土的质量, 对分项工程、隐蔽工程、工序质量、设计变更等切实采取检查, 审核复验, 平行检查的工作方式, 严格执行验收、审批程序。最后, 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 参加单位工程验收, 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
三、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四大原因及防控
〔一〕 设计方面的原因及防控
在建筑工程中设计是龙头,如果设计出现了问题,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问题在所难免。因此在设计阶段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格按审图程序对图纸进行审核。尤其是要考虑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问题。要重点审核设计中是否存在常发的质量通病。
2. 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
建筑施工管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