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土族饮食风尚
袁秀芬
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9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 土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在 101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土族人口为 92,568人。居住在青海、甘肃、云南和贵州。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最大的土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加定、五十、东山、东沟、丹麻、红崖子沟、松多、城关、台子、五峰、东和等乡镇。青海省民和县的土族,主要分布在中川、官亭、峡口、前河、甘沟、杏乃、川口、满坪等乡镇,以中川、峡口为最多。
青海省大通县的土族所居住地为高寒山地类型,相宜于游牧,也可农耕。土族由游牧转入农耕历史还不算长。粮食作物是相宜于高寒山区的小麦、青稞、荞麦、大麦、燕麦、豌豆、蚕豆等。洋芋和油菜也是重要的农产品,蔬菜种类较少,以青菜、萝卜为主。洋芋、蚕豆、豌豆等也常作蔬菜食用。保留了游牧传统的养牛、羊、马,也像农耕民族一样养猪、鸡、鹅等等。
土族饮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面食类、肉食类和饮料类。
面食类主要有油果子(簿适藏);加油烙成的簿饼(托斯适得玛);“乾过日”,即将面和好搓成茶杯粗的圆条, cm长的剂子,再将剂子切成四层,使一面连接,用油炸成;“盘索日”,即将面拉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盘成四折用油炸成;“沓乎日”,即将面和成饼状,在灶火中烤熟;“锅沓”,即将面擀成锅底大的圆饼,切成四牙,再拼对到锅中慢火烙熟;“罕溜”,即在锅中放少量水,上覆青稞面粉,焖熟,炝以清油,拌匀食之,形似拌好的炒面;“笑梅”,即蒸馍类,包括各种包子、花卷、馒头等,土族人尤喜食称为“他勒关笑梅”的油包子,还有肉包子、糖包子、萝卜
土族饮食风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