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佛说四念处经》讲解.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ord
word
1 / 26
word
《佛说四念处经》讲解
 
“以大乘修心,以小乘修身〞我以为甚好!
〔注:之前,我搜了很久,一直没找到《佛说四念处经》,虽知其分散于《阿含》里,但末学无知,难以自集,即使自行收集,更不某法、于身而随观灭法、于身而随观某灭之法。彼现身是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即不执着世间。
  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
word
word
3 / 26
word
  譬如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或经一日、或二日、或三日,膨胀而变色青黑,分化腐烂,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法,成为如是,难免如此之状况。
  如是,于内身而随观身,于外身而随观身,于内外身而随观身。于身而随观某法、于身而随观灭法、于身而随观某灭之法。彼现身是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即不执着世间。
  复次,诸比丘!譬如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或被鸟、兀鹰、鹫野狗、豺或被种种虫类啄啖,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是之状况。
  如是,于内身而随观身,于外身而随观身,于内外身而随观身。于身而随观某法、于身而随观灭法、于身而随观某灭之法。彼现身是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即不执着世间。
  复次,诸比丘!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骸骨之连锁,尚带血肉,被筋连缚。又,连锁之骸骨〔已经〕肉隤血污,被筋连缚。又,血肉皆无,唯筋连缚。又,骨节解散,散乱诸方,手骨、足骨、胫骨、腿骨、腰骨、脊骨、头骸骨等,各于异处。彼致念此身:此身亦如是之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此之状况。
  如是,于内身而随观身,于外身而随观身,于内外身而随观身。于身而随观某法、于身而随观灭法、于身而随观某灭之法。彼现身是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即不执着世间。
  复次,诸比丘!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其骨白似螺色,经年堆积,又腐烂而为碎,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之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此之状况。
  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于外身随观身、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于身随观集法、于身随观灭法、于身随观集灭之法而住。彼现身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
  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受随观受而住耶?
  于此,比丘受乐受而知:予受乐受;
  受苦受而知:予受苦受;
  受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不苦不乐受;
  受物质之乐受而知:予受物质之乐受;
  受非物质之乐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乐受;
  受物质之苦受而知:予受物质之苦受;
  受非物质之苦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苦受;
  受物质之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物质之不苦不乐受;
  受非物质之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不苦不乐受。
  如是,于内受而随观受,于外受而随观受,于内外受而随观受。于受而随观集法、于受而随观灭法、于受而随观集灭之法而住。假如彼现受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
  如是,比丘于受随欢爱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耶?
  于此,比丘有贪欲心而知:有贪欲心;
  无贪欲心而知:无贪欲心;
  有嗔恚心而知有嗔恚心,
  无嗔恚心而知无嗔恚心;
  有愚痴心而知有愚痴心;
word
word
4 / 26
word
  无愚痴心而知无愚痴心;
  摄心而知摄心;
  散心而知散心;
  高广心而知高广心;
  非高广心而知:非高广心;
  有上心而知:有上心;
  无上心而知:无上心;
  定心而知:定心;
  非定心而知:非定心;
  解脱心而知:解脱心;
  非解脱心而知:非解脱心;
  如是,于内心随观心,于外心随观心,于内外心随观心而住。于心而随观集法,于心而随观灭法,于心而随观生灭之法而住。彼现心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
  如是,比丘于心随观心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随观法而住耶?曰:
  于此,比丘于五盖法随观法而住。
  比丘如何于五盖法随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
  比丘内存有爱欲而知:予内存有爱欲;
  假如内无爱欲而知:予内无爱欲;
  未生之爱欲生起者,其知之;
  已生之爱欲舍离者,其知之;
  所舍离之爱欲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
  又,于内有嗔恚而知:予内有嗔恚;
  内无嗔恚而知:予于内无嗔恚;
  有未生之嗔恚生起者,其知之;
  有已生嗔恚之舍离者,其知之;
  所舍离之嗔恚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
  于昏沉、睡眠、掉悔与疑,亦如是。
  如是,于内法随观法、于外法随观法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

《佛说四念处经》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75 KB
  • 时间20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