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望洞庭》教案对比 望洞庭优秀教案.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沟通。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方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方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视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漫蒙,不是很清晰,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当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视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常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老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比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澄澈透亮,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非常安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漫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澄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犹如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非常惹人宠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观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观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特别广袤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动,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沟通。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安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注: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是语言的浓缩,而往往浓缩就是精华。作为中国独有的珍贵文化遗产,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奇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酷爱。)










(四)延长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题君山
雍陶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 曾于方外见麻姑,
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 元是昆仑山顶石,
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溢奇妙色调,众说纷纭,流传着很多漂亮的传闻。
4、指名讲解并描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

2022《望洞庭》教案对比 望洞庭优秀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