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知识点一、受力分析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假设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始终等高,则〔〕
A.变小 B.不变 C.变小 D.变大
5、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面为四分之一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下图,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到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挡板对乙的压力为F1,斜面对甲的支持力为F2,在此过程中()
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
C.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 D.F1缓慢减小,F2不变
6、如下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直角劈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假设物体在直角劈上匀速下滑,直角劈仍保持静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 z.
A.直角劈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直角劈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
地面对直角劈没有摩擦力
7、如下图,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
(m+M)g
(M+m)g-Fsinθ ,大小为Fcosθ
8、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起匀速前进,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B.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C.水平拉力F最大为2μmg
D.水平拉力F最大为6μmg
3、假设法
在受力分析时,假设不能确定*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1、如下图,物体A、B的质量为mA=mB=6kg,A和B、,=30N向右拉轻滑轮时,B对A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多大?〔g=10m/s2.〕
知识点二、共点力的平衡
一、平衡状态
-
. z.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a=0.
二、动态平衡
物体在缓慢运动时所处的一种近似平衡状态.
三、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合=0或F*=0、Fy=0.
四、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闭合的、首尾相连的矢量三角形.
三力平衡的总体原则:三力中的任意一个力,必在其它两个力夹角的对顶角的范围内。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这些力也能够成一个闭合的、首尾相连的矢量三角形。多力平衡的分析方法一般是正交分解法。
五、共点力平衡的分析方法
1、正交分解法:就是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共点力都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正交)的坐标轴上,这样就可以在两个轴上进展力的合成了,所以正交分解法的实质仍然是将矢量运算最终转化为代数运算。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列平衡方程求解:F*合=0,Fy合=0.
为方便计算,建立坐标系时以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为原则,且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力,不宜分解待求力。
1、如下图,质量为m的钢球静止于两光滑木板a、b之间,两木板的夹角α=30°,a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β=30°,则钢球对a、b板的压力大小Fa、Fb分别是( )
-
.
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