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吉州窑黑釉茶盏复烧工艺.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吉州窑黑釉茶盏复烧工艺.doc浅谈吉州窑黑釉茶盏复烧工艺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吉州窑黑釉瓷中的装饰纹样、构图手法和原材料制作工艺,对吉州窑黑釉茶盏的复烧工艺进行探索。关键词:吉州窑黑釉瓷;烧制工艺;神韵;复烧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吉州窑黑釉瓷朴实无华,看似简单,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含意深沉,构思巧妙,装饰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独特,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渐露端倪的黑釉瓷为宋代流行的茶文化“茶白宜黑”推向了极致,黑釉茶盏以造型秀美、装饰题材丰富、釉色独特而取胜。一、吉州窑黑釉瓷的原材料黑釉瓷器胎坯均采用本地吉安陶土,常见的有:。炻质的胎坯杂砂含量较高,胎色为黑灰色,有明显的粗糙感,而瓷质的胎坯细砂含量较低,胎色为青灰色,比较细腻,材质坚硬,敲起来声音清脆响亮,这种胎色犹如吉州窑附近现在砖窑烧制的砖色。,采源于本地山上的红泥,通过烧制形成红黄色胎坯。,取材于吉州窑附近山上的白色夹带黄色的白泥,由于当时淘炼技术所限解决不了白泥中混杂的黄泥完全除清,胎坯烧制后就呈现出米黄色,保存完好的窑包附近均可寻到,米黄色的胎坯应用广泛,不论生活日用瓷还是陈设瓷,白釉瓷还是彩绘瓷,就连绿釉瓷中也采用此种胎坯。米黄色的胎坯成为吉州窑的一大特色,在吉州窑的遗址中是数量最多的。,比较细润,材质坚硬,采用本地山上为数不多的白泥制成,由于它的陶炼技术要求较高,因而制作成本随之增高,所以出产的瓷品奇少。粉白色的胎坯一般用于工艺较高要求的陈设瓷和少量的生活用品瓷。二、,其化学组成含量为:4%~8%的Fe2O3,6%~9%的CaO,2%以上的MgO,不超过20%的Al2O3,此外还有少量的P2O5等。:做坯→制?x→施釉→干燥→二次施釉→干燥→烧成,在烧成过程中,釉料中的Fe2O3在烧制条件下发生分解、富集、析晶,所以形成了黑釉,其中影响陶瓷釉分相效果的主要因素为釉料组成与烧成制度。从1150℃开始,Fe2O3开始分解,到1200℃以后强烈进行,一直持续到1250℃左右。釉料始熔温度约为1200℃,釉料开始熔融,封闭了釉的表面,气体排出受阻,在釉层内部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分解过程中加剧了气泡长大,无数小气泡也合并成为大气泡,在满足了釉熔体粘度与表面张力合适的条件下,气泡上浮并冲破釉面,在釉表面留下痕迹。铁分子在气体排出过程中会随之一起上升在泡痕附近形成富铁玻璃相,并与主体液相发生相分离、析晶。、石英、赭石、土子、铁红粉、红土6种原料是黑釉釉料的主要原料,硼砂作为主要添加剂成份,在其吉州窑黑釉釉料的成分基础上进行研究。、土子、赭石、长石、红土、铁红粉6种原料混合,加入适量水,采用简易球磨机球磨时间为48小时,取得黑釉的混合物溶液若干。用烧杯取黑釉的混合物溶液70mL左右放入110℃烘箱烘干,使之成为黑釉的块状固体,用研钵研碎成黑釉粉末,以备用。制作添加剂的方法是用小坩埚焙烧,将一定量的硼砂倒入小坩埚中,即刻将小坩埚直接放在400℃的马弗炉中焙烧10min,立即取出,

浅谈吉州窑黑釉茶盏复烧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