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关于灾难……
曾经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令全世界震惊和悲痛,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从遇难者转向幸存者,相关报道显示:至少800名泰国幸存者患上了后海啸恐惧症,他们担心海啸还会卷土重来;一些幸存者为同伴相继死去而自己却存活下来感到负罪,甚至想要自杀;还有许多人脑海中不时出现灾情场面,或是仿佛听到海啸警报声;至于失眠、焦虑等生理心理问题更是非常普遍。幸存者所遭受的心灵重创和噩梦一般的回忆,可能一生一世都难以抹去。
大部分海啸幸存者存在着认知影响、记忆损害、忧虑、自我效能较低、闯入性思维以及噩梦,并伴有震惊、恐怖、易激怒、无助感等情绪波动。
这些症状在美德村难民营的难民中并不鲜见,他们做噩梦,情绪易失控,尤其是有亲人在海啸中遇难的罹难者家属。
罗美好一家10口人就剩下了她和弟弟两个人。她不太爱说话,总是低着头,说自己经常想起死去的家人。
经常做噩梦的难民人数不少。好好的人会突然之间哆嗦一下,一脸的惊恐,冒一身冷汗。
难民营中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名警察在整理灾区罹难者尸体的时候,发现腐烂的肠腔突然爆裂,他受了惊吓,很快就在混乱的意识状态里自杀了。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据国家减灾十年报告的统计,
灾难、重大社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均属于危机性事件,会同时对公众的躯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我国各类灾害
根据对国际国内52项相关研究的总结,人群经历灾害后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平均增加17%。
中国灾后PTSD发病率与持续时间与在其他地区研究的结果一致,%%。
除PTSD外,最常发生的还有抑郁障碍和其他焦虑障碍,灾难性事件后报道的患病率在20%左右的居多。
据估计,受灾人群中,%(3%-55%),%。
灾害还使受灾地区的自杀率明显上升。
我国各类灾害
云南澜仓地震(1988)
克拉玛依特大火灾(1994-1995)
张北地震(1998-1999)
长江流域大洪水(1998-1999)
洛阳12-25特大火灾(2000-2001)
(2002)
北大山难(2002)
SARS (2003)
现场研究与干预工作
家访
心理门诊(设在综合医院)
咨询热线电话
为受伤者心理干预
电视讲座
医护人员/干部培训
科普文章
科研
现场研究与干预工作
SARS患者;疑似者;
接触者;家属,同事,朋友等;
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
易感人群;
社会公众。
SARS流行期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
心理干预的方式:
媒体宣传、科普-文章--对大众
热线咨询
深入一线为SARS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心理服务
集体晤谈--对高危人群
治疗性干预(心理咨询、药物治疗)
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