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咬文嚼字》公开课教案设计修订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ord
word
2 / 9
word
《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精神。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①在学生自读四则材料的咬文嚼字,你觉得,文学的语言要怎么样?(叫学生说)
师:文学的语言要能准确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要能够把自己想要说的通过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心情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状态下写什么样的文章。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法国)
(3)用四个例子阐明这个观点的方法叫什么呢?例证法
板书:准确表达------例证法(正反)
6、朱先生不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上,他还给了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大家读第七、八自然段,找出他的观点。(叫学生说)
明确:语言要创新,不能走套板反应。就是愈的那句话“惟言之务去”(引用)
板书:要创新----引证法
拓展训练:炼字
word
word
4 / 9
word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诗人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谷为“一字师”。
[拓展]认真推敲文字,我们不仅会发现写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可以发现写作者的心理及身份等问题,最后我们来看一个用“咬文嚼字”的方法成功抓获罪犯的案例:
余秋雨先生在《霜冷长河》中曾多次提到过的绑票杀人案。那起案件8年前就发生了,但久查未果。一次,一位刑侦专家翻阅旧卷宗,在仔细分析了案卷中保留的一绑匪写的字条后,果断地决定重新侦察并确定了罪犯的身份,从而将围缩小,很快破了案。
纸条是这样写的:
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其下有信。
请根据纸条的容推测罪犯的思想及心理,并确定罪犯的围和身份。
纸条分析:这十九个字,罪犯为了把藏信的地点说清楚,不用东西南北、几步几米的一般定位法,而是用动词来一路指引,这在修辞上显然是极聪明的选择。四个指引词,“过、顺、向、见”,准确而不重复,简直难于删改。特别是那个“见”字,用在此处,连一般精通文字的写作人也不容易办到。多数会写成“有”,但只有用“见”,才能保持住被指引者的主观视角。更有趣的是,这个句子读起来很有节奏,在两个“二三”结构的重复后接一个“五四”结构,十分顺口。
罪犯当然不会在这里故意卖弄文采,只能是长期读古文、写旧体诗的习惯的自然流露。如果他自己发觉了这种流露,一定会掩盖的,但他没有发觉,可见实在成了一种表述本能。时至今日,能有这般表述本能的人已经不多,因此侦查的围可缩得很小。
心理:罪犯写这字条时竭力想把句子缩到最短,以减少信

《咬文嚼字》公开课教案设计修订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11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