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参考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参考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借指李云的文章)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
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
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
流(退隐江湖)罢了。
、【赏析】
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景)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议论)
一、[参考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
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二、赏析
1、品味名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2、写作特点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
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一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
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3、诗作主题
这首诗中,诗人选取常见的和描写了之景,给人一种早春
时节湿润、清新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参考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有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
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二、赏析
1、首句两次使用字,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深沉缠绵;次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诗人心境的反映;三、四句,诗人运用和两
个比喻表现对对方的思念;五、六句极写相思之苦;七、八句表示既然相见无望,只好寄意青鸟,再写相思。
2、品味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诗作主题
全诗以一字统领,抒写了无比深挚的之情,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的思念。
三、情感提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