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1页
教学目标
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病因病机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诊疗关键点与合并症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标准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辩证论治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页
一、概述
,邪毒内传,引睾窜腹,见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等症。为毒窜睾腹之变证。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16页
足厥阴之脉布两胁,循少腹,肝经热毒壅滞乘脾,邪毒循胸犯胁肋,邪入脘腹,结阳明者,则出现上腹疼痛猛烈、恶心呕吐等症。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17页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18页
[临床诊疗]
1. 诊疗关键点
(1)腮腺炎流行期间,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2)初病时可有发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充,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疼痛感。常一侧先肿大,2—3天后对侧亦出现肿大。腮腺管口红肿,或同时有颌下腺、舌下腺肿大。
(3) 并发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19页
临床诊疗
(4)血象检验: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继发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5)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及尿中淀粉酶活性与腮腺肿胀平行,2周左右恢复至正常。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0页
(6)病原学检验:从患儿唾液、脑脊液、尿或血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用补体结合试验或ELISA法检测抗V(Virus)和抗S(soluble)两种抗体,S抗体在疾病早期阳性率为75%,可作为近期感染证据,6—12个月逐步下降消失,病后2年达最低水平并连续存在。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1页
(1)化脓性腮腺炎:中医名发颐。
腮腺肿大多为一侧;
局部疼痛猛烈,拒按,红肿灼热显著;成脓时局部有波动感,按压腮部可见口腔内腮腺管口有脓液溢出;
无传染性,常继发于猩红热、伤寒等细菌感染性疾病之后;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2页
(2)其它病毒性腮腺炎: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艾滋病毒等都可引发腮腺肿大,对再次发生腮腺炎病例,应作抗体测定,如为阴性,应考虑其它病毒引发腮腺炎,可依据病毒分离加以判别。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3页
判别诊疗
(3)急性淋巴结炎(中医称为痰毒)
耳前、颈部、颌下淋巴结炎,有时易与腮腺炎、颌下腺炎相混同,应注意判别。
淋巴结发炎时,局部疼痛较重,肿胀淋巴结边缘清楚,质地较硬,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红肿灼热显著;腮腺管口无红肿;常有头面或口咽部感染灶;
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4页
痄腮发颐判别表
发颐,相当于化脓性腮腺炎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5页
痄腮与痰毒判别表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6页
并发症
:
(1)脑膜脑炎:普通腮腺肿大1周后出现。
(2)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
(3)耳聋:由听神经受累所致。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7页
并发症
:男孩常见睾丸炎。7%青春期后女孩可并发卵巢炎。
:常于腮腺肿大后3-4天至1周出现。主要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呕吐等。
:还可有心肌炎、肾炎、乳腺炎、关节炎、肝炎等。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8页
[辨证论治]
1.辨证思绪
经络辨证为主,依据全身及局部症状,以区分常证、变证。
常证 以少阳经脉病变为主,有轻、重之别。
轻证 温毒在表,轻微发烧、恶寒、咽痛、腮部肿胀略痛、触之不硬为特点;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29页
重证 热毒炽盛,蕴结于内,故初起即见高热烦躁、头痛呕吐、口渴引饮、腮部肿痛猛烈、触之坚硬、张口困难等。
变证 病在少阳、厥阴两经,除腮部肿痛外,属邪陷心肝者,伴见高热、神昏、项强、抽搐等;属邪毒内窜睾腹者,则见睾丸肿痛,或脘腹、少腹疼痛等。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30页
2.论治方法
治疗总则:以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基础法则。
轻证 疏风清热为主,
重证 清热解毒为先。
变证者,又当施以开窍熄风、清肝泻火、活血通络等法。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31页
不论轻证、重证,都应佐以软坚散结品,以期邪散毒解,壅滞疏通,肿消痛止。
本病治疗在内服药品同时,配合外治疗法有利于腮部肿胀消退。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32页
证治分类
(1)常证
①邪犯少阳
证候:轻微发烧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触之痛甚,咀嚼不便,或有头痛、咽红、纳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第33页
辨证:
发烧恶寒,咽红,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温毒之邪郁于肌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