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与心理健康
第1页,此课件共16页哦
一、科学研究目标
在睡眠研究方面,得出睡眠过程中合适的信息加工类型及其性质,失眠症患者的电生理与影像学症候基本常模,力争在睡眠ERP研究方面做到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在多动脑功能与心理健康
第1页,此课件共16页哦
一、科学研究目标
在睡眠研究方面,得出睡眠过程中合适的信息加工类型及其性质,失眠症患者的电生理与影像学症候基本常模,力争在睡眠ERP研究方面做到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在多动症方面,寻找多动症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试验新型反馈方法,提出对多动症儿童的有效诊疗措施,申请专利2-3项。
在生物反馈方面,主要利用事件相关电位进行生物反馈,尤其是P300,开辟事件相关电位生物反馈的新途径和新的应用领域,申请专利3-4项。
第2页,此课件共16页哦
二、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主要从下面两个方向进行研究:
(1)心理和行为障碍的神经机制
(2)语言认知。
第3页,此课件共16页哦
心理和行为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
主要从青少年网络成瘾、创伤应激、睡眠障碍、儿童多动症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 。
第4页,此课件共16页哦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
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过程是怎样的呢?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为被试,探索了网络游戏成瘾者脑认知功能的变化。
结果发现: ①成瘾者听觉P300的波幅显著低于非成瘾者,说明网络成瘾者可能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 ②成瘾者听觉N1的波幅显著高于非成瘾者,提示成瘾者可能存在感觉功能的易化,或者受到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影响。
第5页,此课件共16页哦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既具有和物质成瘾相同的成瘾症状,还具有情感淡漠、抑郁、强迫、焦虑等精神病性症状。尤其是情感淡漠,使青少年成瘾者不仅对老师的教育和家庭的温暖无动于衷,而且变得越来越与现实生活相脱离 。
第6页,此课件共16页哦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通过对照设计,比较了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非成瘾者面孔识别早期加工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在面孔特异性N170成分波幅上,较之非成瘾者,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表现出face detection效应的显著减弱,说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可能存在面孔识别的早期加工障碍。提示对面孔识别的早期加工障碍可能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人际关系不良和情感淡漠的原因之一。
第7页,此课件共16页哦
睡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 ERP 研究:研究综述了事件相关电位( ERP)外源性成分— N1、 MMN、 N550 和内源性成分— P3、 N300、 N400 在睡眠过程中的特点,以及论述了各成分在睡眠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彭小虎,彭聃龄, 2006)。
第8页,此课件共16页哦
儿童多动症研究
研究显示,导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并不是注意的缺乏,而是由于注意分散和注意资源的不适当分配,使其不能在给定的任务中集中注意力, 很容易对新异刺激和事物分心。其次,有些研究还发现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可能存在大脑半球尤其是右半球的功能障碍或损伤,新近研究还发现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前额( 尤其右部前额) 抑制系统的缺陷, 这又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注意系统。
第9页,此课件共16页哦
语言认知
4~10 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的发展
句法意识是指个体反思句子的内在语法结构的能力,即个体将注意从句子的内容转向句子的形式。
第10页,此课件共16页哦
本研究采用句法判断和句法修改任务, 选择词序违反、 结构不全和虚词错误三类句法错误句子探查4~10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以及不同句法错误类型对儿童句法判断和修改的影响 ,从而揭示句法意识发展的是否具有同步性。
第11页,此课件共16页哦
结果表明: (1) 4~10 岁儿童句法意识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6 岁是一个转折点; (2) 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的内在过程是从对个人生活经验和句子意义的依赖发展到对句子本身的句法结构进行有意注意; (3)句法意识的发展受到句法错误类型的影响,表现出发展的不同步性。
第12页,此课件共16页哦
不熟练汉英双语儿童翻译加工的特点
研究使用单词翻译、 图片命名和单词命名任务探查了不熟练的小学三、 五和初一年级汉英双语儿童前向翻译和后向翻译的内在过程,以研究双语转换时的心理加工过程。
结果发现, (1)各组被试命名图片和单词的语言效应显著,用第二语言命名图片和单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用第一语言命名图片和单词的反应时; (2)各组被试在前向翻译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后向翻译,随着第二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反应时的差异逐渐减小。对结果的分析表明,不熟练的汉英双语儿童在两个翻译方向的内在过程相同,都是概念中介的
脑功能与心理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