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对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熟记于心(我自己常常记不牢,估计是老了,唉!),因
为官能团特征吸收是解析谱图的基础。
对一张已经拿到手的红外谱图:
(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公式:
不饱和度=F+1+(T-O)/2 其中:
F:化合价为 4 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 C 原子),
T:化合价为 3 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 N 原子),
O:化合价为 1 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 H 原子),
我以前本科上谱学导论时老师给过公式,但字母都被我改了:F、T、O 分别是英文 4,3
1 的首字母,这样我记起来就不会忘了:)。
举个例子:比如苯:C6H6,不饱和度=6+1+(0-6)/2=4,3 个双键加一个环,正好
为4 个不饱和度;
(2)分析 3300~2800cm^-1 区域 C-H 伸缩振动吸收;以 3000 cm^-1 为界:高于 3000cm^-1 为
不
饱和碳C-H 伸缩振动吸收,有可能为烯, 炔, 芳香化合物,而低于 3000cm^-1 一般为饱
和C-H 伸缩振动吸收;
(3)若在稍高于 3000cm^-1 有吸收,则应在 2250~1450cm^-1 频区,分析不饱和碳碳键的伸
缩振动吸收特征峰,其中:
炔 2200~2100 cm^-1
烯 1680~1640 cm^-1
芳环 1600,1580,1500,1450 cm^-1
若已确定为烯或芳香化合物,则应进一步解析指纹区,即 1000~650cm^-1 的频区,
以
确定取代基个数和位置(顺反,邻、间、对);
(4)碳骨架类型确定后,再依据其他官能团,如 C=O, O-H, C-N 等特征吸收来判定化合物
的官能团;
(5)解析时应注意把描述各官能团的相关峰联系起来,以准确判定官能团的存在,如 2820
,2720 和 1750~1700cm^-1 的三个峰,说明醛基的存在。
解析的过程基本就是这样吧,至于制样以及红外谱图软件的使用,一般的有机实验书上都
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的,这里就不唠叨了。
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事没事就记一两个吧:
:C-H 伸缩振动(3000-2850cm^-1)
C-H 弯曲振动(1465-1340cm^-1)
一般饱和烃 C-H 伸缩均在 3000cm^-1 以下,接近 3000cm^-1 的频率吸收。
:烯烃 C-H 伸缩(3100~3010cm^-1)
C=C 伸缩(1675~1640 cm^-1)
烯烃 C-H 面外弯曲振动(1000~675cm^1)。
:伸缩振动(2250~2100cm^-1)
炔烃 C-H 伸缩振动(3300cm^-1 附近)。
:3100~3000cm^-1 芳环上 C-H 伸缩振动
1600~1450cm^-1 C=C 骨架振动
880~680cm^-1 C-H 面外弯曲振动
芳香化合物重要特征:一般在 1600,1580,1500 和 1450cm^-1 可能出现强度不等的 4 个峰。
880~680cm^-1,C-H 面外弯曲振动吸收,依苯环上取代基个数和位置不同而发生变化,在
芳香化
谱图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