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儒家十三经.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儒家十三经
概要:《周易》,简称《易》
“易”有变(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相对永恒不变)三义
内容:《周易》分两部分,一为“经”为伏羲氏和周文王,只有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爻辞;二是“传”,原意是为易经做注的礼仪为主
作者:争议,周公或孔子编定
《士相见礼》
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曰:某也愿见,无由达。某子以命命某见。人对曰:某子命某见,吾子有辱。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宾对曰:某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人曰:某不敢为仪,固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宾对曰:某不敢为仪,固以请。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将走见。闻吾子称挚,敢辞挚。宾对曰:某不以挚,不敢见。人对曰:某不足以习礼,敢固辞。宾对曰:某也不依于挚,不敢见,固以请。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敢不敬従!出迎于门外,再拜。客答再拜。人揖,入门右。宾奉挚,入门左。人再拜受,宾再拜送挚,出。人请见,宾反见,退。人送于门外,再拜。
概要:《礼记》亦称《小戴记》,为西汉《礼》今文学家戴圣所纂,凡四十九篇
内容:《礼记》一书,对于风俗礼制方面,阐述最多,也有理论内容,是研究封建时代宗法制度和礼教必读书
作者:大多是孔门七十子后学所记
《冠义》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故冠于阼,以着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
概要:《春秋 经》相传为孔子据鲁史《春秋》一书加以笔削而成,对历史予以简单记载,类似标题式大事记录
简介:《春秋经》的经文,现在都分载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各传之前,已没有单行本,但在古代,《春秋经》与《三传》实各自别行,而且经今古文本亦不相同
《春秋经》与《左氏传》的配合,始于晋杜预
《春秋经》与《公羊传》《谷梁传》的配合,不知始于何人
《春秋经》所以命为“《春秋》”,因为《春秋》是编年体,年有四时,不能偏举四字以为书名,故交错互举,取“春”“秋”以包“夏”“冬”
“春秋”本通名,到孔子据鲁史而作《春秋》,于是始成《春秋经》的专名
《春秋》一经是孔子的政治哲学所在
作者:孔子编定
《春秋 隐公元年》
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概要:《左传》,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内容:记载春秋具体历史事件,时间上不完全和《春秋》重合
作者:相传为左丘明,有争议
《左传 隐公十一年》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於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婚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及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寘於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於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於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後人,可谓知礼矣。
概要:《公羊传》,传文逐句解释《春秋》经文的微言大义
作者:公羊高,有争议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出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概要:《谷梁传》,逐句解释《春秋》经文的微言大义
作者:谷梁赤,有争议
《春秋谷梁传隐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
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为公也。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让桓也。让桓正乎?曰不正。

儒家十三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547 KB
  • 时间20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