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卷 第 期 情
报
杂
志
30
1
该指数打破了文献总数
管理界研究的热点。 2005年美国物理学家乔治
赫 的限制, 对文献产出少但被引频次高的学者和机构更
什 ( Jo rge E. H irsch)提出了 h指数, 旨在评价科学家个 为公正; 体现了高被引文献引文量的增长对科研成果
人科研成就, 它能定量衡量论文质量和影响力; 它巧妙 的影响, 同时也体现了学术成就的累积性和继承性 [6] 。
地将
质
与
量
结合在一起, 即同时考虑了数量指标 但 g指数易受高被引论文的影响, 孤立的 g 指数难以
(论文数 )和质量指标 (引文数 ), 较传统指标有明显优 判断测评对象是否有突出的高水平论文 [ 7] 。 Egghe最
势, 它不仅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 而且也承认和 早提及 h指数和 g指数的可能组合, 有学者建议将 ( G
包容了低引文数论文的存在,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计算 - H )称为学术差, 将 (G /H )称为学术势, 表征了论文
简单易行 [ 1], 一经提出在科学计量学界引起了巨大反 集中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差异 [ 8] , 除 G 指数
响。但 H 指数缺乏区分度 [ 2]; 它是一个长期累积指 外, 还有建立在 R ousseau引入的
H irsch核心
概念基
标, 对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不利, 而且对于科研人员 础上的 A 指数、R 指数、AR 指数 [ 9] 。最近, S. A lonso
研究活力或期刊等的衰退现象无法明显展现 [ 3]; 不利 在 Sc ientom etrics上一文中提出了一项用于评价科研
于评价 论文总量少而引文数很高的科 研人员的评 人员绩效成果的新指标: hg指数, 它融合了 h指数和 g
价 [ 4]; 在不同学科领域间不具有可比性, 即使在同一研 指数的优点, 同时又弱化了它们的不足之处 [10]
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改进指标——hg指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